法库素有“中国瓷谷、北方通航、中国牛县、山水法库”的雅称。作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的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就座落在法库美丽的财湖景区。
2012年以来,沈阳市政府每年在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举办一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沈阳通航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是辽宁省一张靓丽的对外“名片”。如今,法库正在倾全县之力打造“亚洲通航之都”,同时也正在着力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度发展。
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规划面积为68平方公里,涵盖了飞机制造、运营培训、综合配套、运动休闲、生态涵养五大功能区。基地于2009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建成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入驻了以联航神燕、锐翔等为代表的各类通航企业30余家,空域高度3000米以下、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共享空域达到5000米以下6000平方公里,获批开通三条转场航线,实现了与周边机场直飞和进入民航航路飞行。并于2017年正式开辟了国内首个无人机专用空域。获得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验区、国家低空空域航空服务站试点、最具投资价值通用航空产业园、首批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首个低空安全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同时更拥有国内通用航空最大飞行空域和全国最大的无人机专用空域,以及无人机检验检测试飞中心。
近年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法库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在项目引进、获批试点、品牌展会和军民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成为沈阳市打造千亿航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法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在未来发展中,将谋划并建设通用航空技术学院、科技孵化基地等,重点建设无人机检测中心、无人机大数据平台、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中心、无人机试飞基地、无人机专用风洞、通用航空高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无人机职业技术学院,形成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综合体,抢占行业规范制高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争创全国一流无人机集聚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支柱。未来,法库县围绕“项目为王”战略部署,“大干实干”重点发展产业项目,争取用3到5年时间,把基地建设成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通航产业基地,领军全国通航产业、无人机产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航空产业是沈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动能的重点产业,也是沈阳军民融合的发展典型。作为沈阳航空产业的‘两翼’之一,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占有重要位置。
据了解,由沈阳601研究所与旋极集团共同投资的军民两用无人机产业化项目,目前与国内科研院所和航空企业在谈的大型军用无人机生产基地项目、军用无人机产业化项目等。
沈阳通航基地正着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