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皇姑区以军民融合蹚出老城转型新路
    2018-05-03 人民网

    原标题:“包袱”是如何转化为财富的

    最近,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大冬很兴奋。春节后,这家生产热电池的民营企业,靠着几款新品高温电池拿下过亿元订单。新电池上市之前的实验,是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进行的。2017年初,设计研究所向沈阳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的100多家企业开放了4个重点实验室。“没有所里实验室,新品不可能这么快。”韩大冬说。

    2017年以来,沈阳皇姑区充分发挥区内军工企业多、科研院所多的优势,把军民融合作为撬动老城区经济转型的支点。“我们按照市委要求,转变思维,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变包袱为财富。”区委书记王新北说,“皇姑区坚持项目为王,除了传统的服务业以外,军民融合产业正在和科技服务、中高端颐养健康产业一起,成为皇姑区转型发展的新抓手。”

    把科技需求对接起来

    作为特大城市中心区,皇姑区环境好,文化底蕴深,“五多一少”:党政军机关多、军工企业多、科研院所多、学校多、财政供养人员较多、纳税大户少。过去的皇姑区一度被戏称为“睡眠区”,区委几任班子都为扭转这种状况,下了很大功夫。

    2016年底,皇姑区开展大调查,经过调研,区委、区政府认为,皇姑区军民融合优势明显:国防工业产值近300亿元,从业人员近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航天新乐有限责任公司等都是行业排头兵。

    军工企业技术优势与民营企业创新难题需要有效对接。如何解决“所需”与“所有”见不上面、“所盼”与“所能”握不上手这个难题?2017年5月,皇姑区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建立了“军民融合直通车”项目对接平台,规划了一批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园区,目前联盟企业有136家。“军民融合直通车”每次组织10户到15户联盟企业,邀约军地企业对接交流。

    多点开花促进深度融合

    在皇姑区,军民融合产业园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君威军民融合智慧产业园是沈阳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园,已聚集20家企业。坐落于此的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军工电池生产,形成了完整的热电池、智能锂电源研制平台,研制出热电池160余种,智能锂电源30余种,已挂牌为北方战区的“维护服务中心”和辽宁省军区技术兵创业安置基地。

    皇姑区军民融合产业园还包括装备器材防护军民融合产业园、科技创新产业园、中国装备制造工业设计中心等。在装备器材防护军民融合产业园,龙头企业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在金属防锈领域市场占有率达46%,拥有62项国家专利。目前,上下游企业达到40余家。

    军民融合,资本不可缺。皇姑区畅通金融资本与军民融合产业的对接渠道,先后邀请10余家金融机构参与;同时,发起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及奖金,首期规模5亿元,实现产业和资本双轮驱动助力军民融合。

    重点实验室开放共享

    “以前是让我转,现在是我要转。”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专务黄国栋说。

    军民实验室开放合作体系一直很难破题。在皇姑区推动下,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批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始面向军民融合开放共享。“这些实验室的设备如果不开放,很多实验都很难做。”一位民营企业家深有感触,“现在共享了,并且就在家门口,太方便。”

    皇姑区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合力打造航空技术军民融合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正在完善飞机设计集成、增材制造领域的“军转民”产业链,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组,梳理脱密技术项目149项。2017年上半年,设计研究所的多用途无人机、智能螺栓、新型3D打印材料制造三个项目落地,吸引北京企业投资过亿。沈阳旋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军警民多用无人机”已经完成样机生产,在多地航展中崭露头角。

    目前,皇姑区已梳理出1300余项脱密军工技术,梳理国家技术专利数量1000余项。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奚继兴说,皇姑区国防科技工业和军工资源高度集中,是全省范围内最具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潜能和基础的区域。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按照计划,该公司要逐步实现锻铸造、标准件制造以及航空维修服务综合保障等业务向军民融合领域转化,业务产值可超100亿元。

    “万事开头难,军民融合没有固定模式。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坚信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王新北说。按目前速度,2020年,皇姑区军民融合产业工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扶持中小微承接军民融合项目100个,军民融合产业将成为皇姑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