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挖掘高校科技潜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2018-03-08 中国国防报

    描绘军民融合的时代动图

    ——安徽省挖掘高校科技潜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纪事

    十月金秋,江淮大地凉意渐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里各项科研项目却开展得如火如荼。

    作为以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创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多年历史中醒目的“标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伟向记者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初衷就是为“两弹一星”培养尖端科技人才。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顺势而为,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

    “首先要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安徽省教育厅许绪荣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走出了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之路。“为了培育更多军民两用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仅植入了军事学科,还和一些部队院校达成合作,创立研究平台。”许绪荣说。

    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于军民融合成功的尝试还有不少:围绕制造、空天、信息等国防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引导学校开展国防基础研究;整合国防科研成果、信息等资源,致力于国防科技技术研发与服务;加强与一些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研究院如入宝库,“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才济济一堂,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吸引着创业者纷至沓来。王伟告诉记者:“在先进研究院,新增企业几十家,孵化企业上百家,注册资本金达数亿元,其中军民融合企业占了大部分。”

    去年,先进研究院刚成立4年。习主席来到了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运管中心,听取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发展情况汇报。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潘建伟激动地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习主席视察时的情景,一定再接再厉,再建新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军民融合的发展只是安徽省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安徽省军区司令员杨征介绍,5年来,安徽省军地依靠创新驱动的优势,推动军民融合走上了新高度。

    5年来,安徽省利用高校资源优势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已渐成规模:合肥工业大学先后获得了军工科研“三证”资格;安徽大学曾先后多次承担军民融合项目;安徽理工大学和陆军军官学院在探索科技创新、新生军训等方面加强了合作。

    5年来,安徽省发展了一批军民融合产业企业,建成2个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建设10个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扶持了一批“民参军”企业和项目,一批民企取得了军工科研“三证”资格。

    5年来,安徽省军工科研生产系统有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国防科技从业人数约10万人。对他们来说,军民融合是梦想,是发展,也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5年大不同。一所高校、一家研究院、一座科技城,安徽省军民融合的坐标。5年跨越,将这每一个点连接起来,就是安徽省军民融合的时代动图。杨征说:“下一步,安徽省军区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军民融合的下篇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