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动员令、没有集结号,面对历史罕见的地震灾难,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捐助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对灾区人民守望相助、血浓于水的情谊。而襄樊分部、宜宾分部等子公司员工的加入,更加壮大了这种力量,截至5月21日下午,银光集团已向灾区捐款累计达到115.9万元,捐助被褥和衣物千余件。其中襄樊分部24.9万元,宜宾分部12万元。银光集团本部员工平均捐款120元/人。
灾难是一场考验,考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意志,考出了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情谊。而银光集团的全体员工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责任,在这场考验中展现出了银光人的精神面貌。
地震发生后,从强烈震感中镇静下来的银光人,就开始主动询问通过什么形式可以开展捐助、在哪儿献血?一位员工说:“捐款虽然钱数有多有少,但都是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传递一份真情,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告诉灾区同胞,在天灾面前全国人民会帮他们一起渡过难关。”5月15日下午,一些基层单位就组织了捐助活动。在临时设立的捐款箱面前,员工排起长长的队伍。他们中有很多人平时会因为价格太贵而放下拿在手中的时鲜蔬菜,还会因为要给孩子攒足够的教育经费而舍不得添置衣服,但在捐款箱前,他们都是那么地慷慨,100、200、2000、3000……,那一刻,他们心中更多的是灾区孩子失去亲人的泪水和失去家园庇护的老人的白发。
银光集团董事长刘云文出差在外,听到公司组织为灾区捐款的消息后,委托办公室工作人员代为捐款,总经理张金鹏、党委书记常建荣、监事会主席刘淑琴与班子其他成员在带领全体员工搞好生产经营,确保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带头捐助灾区,为员工做出了榜样。
在5月16日举行的集体募捐活动中,公司机关部室管理人员和基层单位代表踊跃捐款捐物。湛蓝的工作服映衬着蓝天,成为5月最美丽的颜色;银光人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汇聚成5月最美丽的风景。
设立在各个单位的捐款箱为员工搭建了传递爱心的平台,也让有着不同经历的银光人以同样的方式表达着对灾区同胞的牵挂。“帮贫济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银光人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设立帮困资金、开展捐助活动,是银光集团关爱工友的一贯做法。播撒了爱的种子,必将会盛开善的花朵。在捐款现场,化工一厂一位员工说:“去年我妻子做手术,分厂车间都为我家捐款,让我们渡过难关,这种紧要关头,即使家里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爱心和责任……”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让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和青春的离退休人员为之揪心,他们也纷纷加入到了捐款行列中。而捐款活动中,一场特殊的“爱的奉献”演唱活动则成为捐款活动中一个美丽的音符。老年大学合唱班的学员们听到捐款的消息后连夜上网下载《爱的奉献》歌词及曲谱,学习弹唱,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第二天他们在现场为前来捐款的人们弹唱《爱的奉献》,用歌声答谢前来捐助的人们的爱心,用歌声传递他们对灾区同胞的祝福。在歌声的陪伴下,捐款现场,平日里省吃俭用的离退休职工一个个慷慨解囊。一位年过七旬、行动不便的退休老职工,在家人的搀扶下来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一位离休职工的遗属,自己本来就生活艰辛,但依然向捐款箱内投进了自己的祝福;一些身在外地的公司离退休人员得知企业捐款的消息后,或汇款或委托亲朋好友代为捐款;有的老人捐款后不留姓名就含泪走开;有的党员以特殊党费的形式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捐款……
在银光这片热土上,哺育着生生不息、顽强拼搏的银光人,也将银光精神薪火相传。银光幼儿园一个五岁的小朋友从电视上看到地震消息之后,第二天上学时便把自己攒了很久、已装得满满的一罐钱默默地抱到学校,要求捐献给灾区的小朋友。在他的倡议和带动下,银光幼儿园为期三天的捐助活动得到了300多名小朋友的踊跃参与,而他们的父母和教职员工也被孩子炽热的爱心所感动,络绎不绝地加入其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最深沉的爱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在苦难中奋起的力量。一名四川籍的员工对记者说:“看到乡亲们受苦受难的情形后特别心痛,但我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到岗位上,我要更加珍惜工作,坚守岗位,精心操作,只有安心地工作,才有能力更多地帮助他们。”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余震不断,谣言也时常以各种渠道传播着,但是银光人始终牢记各级党组织的要求,“不信谣、不传谣”,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机器的轰鸣声是银光人用实际行动支援国家抗震救灾的进行曲;一批批优质产品不断下线,倾注着银光人心系灾区人民,心系祖国和谐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寇明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