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军区某装甲师着眼作战需求整合保障资源
    2010-05-06 解放军报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黄建东、戴强报道:“我车中弹,导弹发射架变形、机油散热器损坏……”近日,南京军区某装甲师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装备保障演练展开。接到前方战损情况,该师装备保障分队各修理单元分工协作,以往数小时才能完成的抢修任务如今只需50多分钟。该师装备部部长宋朝阳告诉笔者,保障效率的成倍提升,得益于他们创新装备保障思路,对保障力量进行跨层级、跨专业、跨建制整合,建起“平战对接、快速转换”的一体化保障机制。

        近年来,该师主战武器装备先后进行了更新换代,新装备的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为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需求,该师打破原有保障机制,本着灵活、高效、精干的原则大胆创新,实现保障力量平战兼容和有机衔接,提高装备保障效益和一体化保障能力,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

        该师采取“重组、合并、增配”等方式,重组相近工种,合并相同工种,保留特殊工种,增配关键岗位,在保持数量规模不变的基础上对专业工种岗位调整优化。经重组定岗,全师专业工种整合近10个,49名技术人员被充实到关键岗位上,满足了新装备维修保障需要。针对战术级修理机构主要担负换件修理和检测修理任务的实际,该师按“换件修理、综合检测、专装专保”三类模式抽组单元,对维修力量进行单元化编组和模块化组合,实现平时作业编组和战时保障编成的有机衔接,形成了通专互补、功能齐全、覆盖全装的模块化单元编组体系。在此基础上,该师还结合现有编制体制,综合平战时保障任务需要,探索实践了“融入现编、分类组编、按战合编”3种力量编成方式,对保障单元实施模块化管理、模块化训练、模块化作业,有效提高了新装备野战保障能力。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