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丁海明、特约通讯员唐永梅报道:记者9月8日从第二炮兵装备“两成两力”建设暨科学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经过10年砺剑,第二炮兵初步构建起体现信息化转型特征、适应装备技术发展、符合战斗力建设要求、具有战略导弹部队特色的装备科学管理体系,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两成两力”建设和科学管装实现新突破。
10年来,第二炮兵装备战备建设实现新的跨越:作战装备保障模式得以确立,装备战备规定、能力考核评估标准等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装备保障方案配套;装备保障指挥控制手段建设快速推进;保障力量体系完成构建;各种装备战储备件形成梯次配置、布局合理的储备体系,达到随时能战、随时能用、随时能保的战备状态。
据介绍,第二炮兵各级装备部门紧跟武器装备发展步伐,合力推进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在装备管理领域逐步构建起体现高技术部队特点的法规制度体系、反映装备技术特性的技术标准体系、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方法手段体系、客观反映性能状态的考核评估体系,以及以指挥干部、技术干部和操作骨干为主体的人才体系——
“标准化配套”。第二炮兵主战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侦察情报、指挥通信等保障装备配套建设升级换代。依据作战需求和部队编制,各级装备部门细化量化装备配套标准,各部队成建制成系统按标准齐装配套。
“科学化管理”。第二炮兵建立完善了“全寿命质量闭环管控”、“武器装备安全风险评估”等科学管装机制,积极研究新老武器装备管理特点规律,研究制定了数十部涵盖各系统、各环节的装备管理规章和细则规范。
此外,“规范化使用”、“精确化保障”、“实战化训练”等创新经验,创造了有效储备战斗装备寿命,全面细化现役武器装备修理等级标准内容,装备保障训练纳入战备训练、战役集训和作战演习等良好军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