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北川6月18日电 特约通讯员韦存韧 报道:一次只有短短35分钟的军地防疫联席会议,竟然查找出9个方面的薄弱问题,这着实让重灾区陈家坝乡党委书记赵海清大吃一惊。
问题虽然让他吃惊,但联席会议取得的成效却令他倍受鼓舞。以前各自为战的军地5支防疫力量,不但达成信息互通有无、防疫资源共享等多项协议,而且还建立了疫情通报、检查、监控等机制,这使他对本区域防疫状况一目了然。“灾区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为震后30天至45天,这次军地防疫联席会议的召开,真正确保了疫情防控无死角。”6月18日,赵书记禁不住拉住军地防疫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二炮某基地抗震救灾防疫队总指挥于瑞田的手高兴地说道。
据悉,陈家坝乡是北川县重灾区之一,有来自北京、山东、河南、四川、二炮部队等单位的5支防疫力量。由于隶属上级单位不同、进驻时间不同、人员装备不同,各支防疫力量互不交流往来,一时存在着防疫区域有交叉重复和分工不明的现象。“这种状况既浪费了防疫资源,也存在着疫情失控隐患,必须走一条军地联合防疫之路。”针对此状况,二炮某基地抗震救灾防疫队派出专人,挨门逐户到其他防疫单位进行联络,牵头组织6家相关单位召开了军地防疫联席会议。
“疫区流动人员控制存在漏洞、灾民食用受污染食品、受污染畜禽被灾民私自处理、灾民个人卫生防护知识匮乏、帐篷村卫生环境脏乱、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检测化验仪器缺乏……”,防疫人员一一逐条指出。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军地各方共同分析原因,共同探讨对策,共同拿出方案。他们还对各防疫力量的任务区进行具体划分,共划分了5个防疫任务区,对相互交叉区域进行重新明确,对防疫盲区进行跟进补充,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棚、不漏一人。
他们还建立了通报、检查、监控等四大机制,即各支防疫力量每天下晚6点钟前,向当地主管防疫的副乡长汇报疫情,汇总后通报到各相关单位;由领导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区划分情况,定期检查消毒防疫标准的落实,检查帐篷防疫、水源及生活垃圾清理等;设立疫情监控信息员,对各临时安置点、医疗网点进行立体监控,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上报;建立联席协商长效机制,规定每周召开两次会议,使军地疫情交流真正实现正规化、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