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某修配厂常年驻守高海拔地区,近年来,他们针对自然环境恶劣,维修点多线长面广,满足不了武器装备实时维修等困难,自筹资金,主动与有关科研单位联手,将“可视化指挥、维修系统”安装进车间厂房、机动维修保障分队。通过指挥室屏幕监视、组织专家组网络远程“会诊”,查找病灶,使一些装备维修上急、难、险、重问题迎刃而解,有力地提高了武器装备高原作战性能。
有句话:科技是把双刃剑。随着“可视化系统”在厂队管理中日显威力,部分机关干部对落实科技装备管理制度产生了偏差,有了“可视化”,机关领导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纵观全局,下基层蹲点检查帮带少了。有了高科技的“可视化系统”,真的就不需要深入基层了吗?厂长赵红军一语中的:“可视化”能知道战士在哪里,干什么,但不知道战士需要什么技术支持;“可视化”能迅速传达机关的指示、通知,能找出装备的病灶,但不能查明落实的质量、效果。“虽然我们有了‘可视化’,但落实中的盲点还很多,轻点鼠标代替不了‘感同身受’,到一线摸实情的传统啥时间也不能丢”。
灯一拨就亮。领导机关又重新恢复了下基层、住车间的传统,党委“一班人”将键对键遥控指导与面对面帮带抓落实有机结合,平均每人每年住车间140多天,指导现场抢修,培训技术骨干。由于工作上的深入,机关领导不但能够及时掌握官兵动态,而且杜绝了装备维修保障制度落实上的死角,在多次二炮组织的大比武中摘金夺银。
点评
■李亮亮
近年来,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网络化、可视化管理也走进军营的每个角落,这些“数码文明”成果给部队的管理、工作、训练等都带来诸多快捷与便利,使科技改变生活的口号变成现实。然而,时下个别基层部队在享受数字化成果的同时,却走进了热技术、冷制度的“怪圈”。有了新技术,便丢掉了老制度。第二炮兵某修配厂领导能够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立即纠偏,值得肯定。以科技创新推动部队发展还需要以科技做软件,制度当载体。确实把装备用好,把制度落实,才能真正发挥新装备的作用,道器并重,才是长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