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救灾物资源源不断
    2008-05-21 《解放军报》


    图为映秀镇的简易机降点,一批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送达。摄影:本报记者 丁海明
      今天,映秀镇一片繁忙。空中,一架架直升机此起彼降,不断卸下防疫药品和消毒器械;路上,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和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官兵正在急行军,把昨晚被泥石流阻挡在半路的3卡车物资,一箱箱、一件件地扛进来……

      在映秀镇抗震物资临时转运处,各种药品器械堆积如山。来自第三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成都军区第42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等多家军地单位的10多支医疗队正在领取救援用品。据负责登记分发的医生魏珂介绍,国家紧急向灾区调拨大量防疫药品和消毒器械,许多单位和个人也自发将捐赠物资送到了抗震救灾前线。

      在漩口中学废墟前,100台崭新的背负式喷雾器一字摆放,军事医学科学院医疗救护队正将消毒剂、消毒粉等消毒药品包装打开,加水配剂。5分钟后,前来增援的成都军区某炮团50多名官兵背起喷雾器,在防疫专家的带领下,深入地震废墟各个角落,消毒杀菌……

      救灾物资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聚。今天下午,记者乘直升机去银杏乡采访。那里的受困群众已经断粮。就在此时,成都军区某红军师派出的救援小分队徒步48小时及时赶到,将背来的大米、牛奶、饼干、矿泉水等生活用品分发给灾区群众。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