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有一支网络社团很活跃,社团的倡导者是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参谋朱迎波,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校园网“希望军团”论坛的版主。
“希望军团”是一个名声很大的论坛,自去年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学院教职工和学员的关注。对于版主朱迎波和他的网友来说,“希望军团”意味着每一天都是学雷锋日。朱迎波说:“‘希望军团’主要致力于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志愿者等方式在新时代继续发扬雷锋精神。”一组数字可以说明“希望军团”的影响之所在:自创版以来,论坛点击率已过万次,参与活动的人次近两万,组织向社会捐款近4万元、1300多件衣物,资助了50多位贫困学生。
事实上,“希望军团”的迅速发展印证了网络时代的特点。朱迎波认为:“我们组织活动的程序并非指令性的,也没有任何上下级关系,所有活动全部是网友共同参与和配合的。我们先后9次到驻地周边地区的农村学校、贫困家庭、儿童村、红十字会、妇联等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再将情况匿名在网上进行发布,通过网友投票的方式选定资助对象。”
如今“希望军团”的常备志愿者已达200多人,通过钱物捐助情况公开制度,使每一次捐助、每一笔款项都在网上公示,接受网友的监督。此外,“希望军团”还与地方各级团组织保持联系,共同参与他们组织的各项活动。他们还发挥工程学院的特点,不断拓展学雷锋活动的现实内涵:寒暑假,“希望军团”组织网友去农村学校支教;春运期间,他们又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为旅客服务……学院政委张东水高兴地说:“‘希望军团’让学雷锋活动成为常态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的。从硬性的组织学雷锋到网上自发的学雷锋,从扫大街、去福利院慰问老人到志愿者服务行动,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官兵学习雷锋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与时俱进,这就是学雷锋的时代精神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