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随着最后一辆军车安全归营,川藏兵站部在处处有险情的西部奇路,创造了连续3年“零亡人”的安全纪录。这是该部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安全运输特点规律带来的喜人结果。
川藏线以险著称,沿途雪山连绵、江河纵横,雪崩、塌方、泥石流频发。川藏兵站部党委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理念,通过改革指挥方式、创新训练方法、转变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安全运输效益。近3年来,他们先后出车2.5万多台次,行驶1.2亿多公里,未发生一起等级事故。
针对“动”的特点,靠科学组训提高安全保险度。他们把强化驾驶技能训练作为安全运输基础工程来抓,大胆改革驾驶员训练模式,在近似实战环境中练战法、练技术、练协同、练保障,提高部队复杂情况下的防险避险能力。
针对“散”的特点,靠科学管理增强安全有效性。为加强分散条件下管控力度,他们按实战要求修订完善了《川藏公路军事运输组织指挥方案》等12项规章制度,按战时运输要求对车队开进、途中休息、驻站管理等环节进行科学规范,并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人撒千里神不散、车行万里不失蹄。
针对“险”的特点,靠科学防范加大安全系数。每次执行任务前,他们都要根据季节、气候、路况等特点,进行险情分析、风险评估,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措施预案。每次车队上线,师团领导跟车指挥,现场帮带。11月上旬,川藏线普降大雪,给执行冬季运输任务的车队带来很大威胁。兵站部部长石松青、政委尹治文等领导,奔赴最危险的折多山、海子山等路段现场指挥,使700多台车安全通过200多公里的冰雪路,不伤一人、不损一车。(解放军报 于鸿涛/秦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