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人民防空力量心理变化 增强夺取胜利的信心
    中国国防报

    我军某部官兵进行防空演练 中新社发

    现代战争中的空袭一般会造成巨大破坏。图为美军对萨德尔城空袭后的景象 新华社/路透

        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得现代战争的空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结果必然会引起人民防空力量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因此,掌握人民防空力量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防护,有利于降低其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承受和应变能力,增强夺取防空袭斗争胜利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防空力量在防空袭斗争中的作用。

       

    空袭的隐蔽性特点,使得信息获取的难度增大,人民防空力量的感知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受到冲击。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各种隐形技术运用于飞机、导弹和舰艇,隐形空袭和隐身突防的能力大大加强,加上空袭一方十分重视运用各种伪装手段来隐蔽自己的作战意图,给识别、截获敌空袭信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人民防空行动中,指挥员面对空袭隐蔽的敌人,在大量的真假信息面前,难以准确地确定敌空袭目标、空袭规模,无法明确指示防护动作。群众防空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采取防护行动时,易造成正常的感知、思维、判断活动受到敌真假信息的干扰。信息化条件下,群众防空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要从心理上适应敌隐蔽空袭的作战特点,增强自身准确地进行感知获取、思维判断的意识,自觉地排除干扰,去伪存真。

        空袭的持续性特点,使得民众心态得不到相应调整,人民防空力量的心理耐受力受到严重挑战。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夜视装备建设,军事强国研制了大量先进的夜视器材,使不间断空袭行动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一大特点。在不间断空袭的情况下,群众防空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连续采取防护行动过程中不得不被迫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从而对防护行动产生严重影响。极度疲劳不仅在生理上难以承受,而且会引起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如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快速记忆的速度减缓、思考问题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不稳定和意志消沉现象等。这些不良反应是由于严重疲劳、睡眠不足,抑制了人脑部的网状激活系统,从而降低了大脑的警觉能力。为了适应未来防空袭斗争的特殊需要,群众防空组织和人民群众必须具有更加坚韧的心理耐受力。

        空袭的高强度特点,使得民众防空意识遭到毁伤,人民防空力量的心理承受力受到强烈震撼。得到信息技术支撑的现代空袭武器系统具有空前的杀伤破坏力。集中、密集的毁灭性火力打击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美国共发射巡航导弹约800枚,总投弹量约2万吨,对伊拉克的重要军事和民用目标进行了远距离突袭,给伊拉克造成了重大损失,对民众的防护心理造成了强烈的震撼。一般来说,武器的杀伤破坏力与它对人员心理造成的威胁是成正比的。在防空斗争中,敌强大的空袭火力不仅可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而且可以强烈地震撼防护人员的心理。要抵御敌高强度空袭打击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除了改善防护条件之外,还要求群众防空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具备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空袭中渗透信息战的特点,使得民众面对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无所适从,人民防空力量的心理辨别力遭到打击。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空袭行动的规模是有限的,但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需求却比以往的战争成倍增长。因此,各国都希望以最低代价来挫伤或粉碎敌人的意志,赢得战争的胜利。作为无形的打击力量,有效的信息空袭战,渗透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能从心理上摧毁防护人员的意志,特别是在防护行动得不到有效指挥的情况下,更易丧失战斗力。因此,在未来防空袭斗争中,群众防空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对敌信息空袭,必须在广泛关注己方的信息报道、战场宣传的情况下,加强自身信息辨别力和心理防护力培养,提高抵抗敌心理攻击的能力。(崔伟)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