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兰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传峰 刘永
主人公小传:任伟,新疆军区某高炮团团长。任团长以来,团队先后两次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团,个人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4年前,任伟担任了某高炮团团长。有人说:“你是个老高炮,搞训练一定没说的。”事隔不久,团队接受军区整建制拉动考核,车炮未出营门,任伟就坐不住了:面对“敌”卫星侦察、轰炸机空袭、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侦察、标图、通信等小专业分队无计可施,茫然不知所措。
党委会上,任伟的检查引起了共鸣:平时只注重大专业高炮分队的训练,而对汽车、通信、侦察等小专业分队重视不够。未来战争,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战场,人的肉眼允许有盲区,但蓝天下的防空兵不能有“盲区”。
为扫除训练“盲区”,全团加大了信息化条件下实兵实装训练力度。一次,上级抽考一个营的实装拉动,而任伟却把全团人员拉出来全上。他把机动、防护、协同、保障等内容串起来训,让官兵在遂行应急机动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年底,该团被军区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然而,任伟并不满足,他主动请缨,担负了所在师作战能力评估的试点任务。考核评估的当天深夜,三连行至旱卡子沟,官兵正准备开饭,突然接到命令:右后方40公里处发现“敌”坦克。瞬间,分装携运行物资,人员编队登车。一路“敌”电磁侦察、空袭,险情四伏。他们迅速做出信息防护、抗“敌”侦察,无一人一车掉队。
“实战”考验来了。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敌机”来袭,高炮团实弹射击考核此时开始。面对“空中特情”,任伟态度坚决:“是防空兵就要敢保证全天候全空域对空作战。”说完,他一个箭步迈向射击总指挥的位置。雨幕中,战士们判定目标速度、航路、精确装定射击诸元,任伟一声令下,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直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