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为科研设立战斗力“门槛”
    解放军报
      5月下旬,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科研成果奖励专家评审会上,4份《成果应用证明书》成为某指挥信息系统申报军队科技进步奖的“特殊评委”,上面有14个旅团应用单位代表的鲜红印章和负责人签名。导弹专家、课题组组长李贤玉对记者介绍说,这一项成果从需求论证到应用列装,经历了上百次的实践应用,这些印章和签名就是来自“战场”的评审意见。

      如今,在该院,“确保装备能打仗、支撑部队打胜仗”的科研定位深入人心。据该院院长成跃介绍,“课题立项必须着眼作战需求、项目攻关必须紧盯科技前沿、初样实验必须满足实战环境、成果定型必须交付部队检验、武器定装必须适应未来发展”的“五个必须”要求,成为每一项科研成果需要跨越的“门槛”。他们每年安排数百名科研骨干到部队代职锻炼和专项调研,深入作战训练一线发现梳理重难点问题,找准科研创新与作战训练的结合点,用部队需求、作战贡献、发展前景等严把科研立项关口。他们建立全程质量监管体系,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部队应用实验,听取意见反馈,不断进行改善,通过反复“回炉淬火”,确保每项成果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成果怎么样,战场说了算。在该院刚刚举行的科研成果奖励专家评审会上,记者看到:某型导弹装备的信息系统研制成果先后9次深入基层调研论证科研需求,3次运用到重大军事演习实验检验,6次召开应用研讨会采纳意见建议,进行4轮反复改进完善,才初步定型。

      建院10年来,该院年均承担科研项目千余个,640余项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该院每一项科研成果申报奖励都经过部队2年以上推广应用和完善改进,每一次科技创新都确保向战斗力建设聚焦着力,一批过硬成果催生核心军事能力提升,为战略导弹部队砥砺“长剑锋刃”。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