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军区高原制氧站有了油料专用指标
    2013-05-22 解放军报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也要善于抓好“配鞍工程”。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机关努力下,一大批暖心惠兵项目落户边关。但一些项目由于统筹力度不够,配套建设没跟上,出现了“有马无鞍”现象,影响了这些项目的效能发挥。

      配套工程不是“配角工程”,它与骨干工程一样重要。这迫切需要各级领导机关转变服务观念,树立系统解难思想,按照“一盘棋”的思路全面筹划,从政策制度上使保障指标、配套设施、后续服务等及时跟上。

      4月下旬,新疆军区联勤部领导收到一封来自斯潘古尔边防连的信,该连指导员黄元龙在信中写道:“总部、兰州军区为制氧站下达油料专用指标后,制氧机运转起来了,我们没了后顾之忧。”

      近年来,总部和兰州、新疆两级军区陆续为高原边防建起了3座制氧站,并为海拔3000米以上所有连队、前哨班配备了制氧机。由于大部分高原哨所不通市电,只能通过柴油发电机发电制氧,油料消耗较大。然而,各级年度油料指标中没有边防制供氧设备的专项指标,很难满足制氧需要。

      氧气管虽然通到了床头,但一些边防连队因缺油无法制氧,出现了守着制氧机却等着山下送氧气罐的现象。某边防连制氧机管理员雷田介绍,以前连队制氧用油常常要从生活、车辆用油中挤,有时为了省油不得不限时供电,不少连队只能在官兵巡逻前后才开机制氧。

      “要让制氧机吃上专用口粮。”新疆军区和南疆军区派出工作组翻达坂、上雪山与官兵一起巡逻训练,测算出制氧设备每年的油料需求量。随后,新疆军区向兰州军区和总部提交了申请专用油料指标的报告。

      在总部和兰州军区大力支持下,新疆高原制氧站终于有了专用油料指标。笔者在扎西岗边防连看到,下士雷田启动柴油发电机,制氧机欢快地运转起来。高原巡逻归来的官兵边吸氧边休息。翻译加央欧珠告诉笔者:“自从制氧机有了油料专用指标,我们吸氧用油再也不用东挪西凑了。”

      

      延伸阅读

      样本一

      西陲通信·一“马”配三“鞍”

      通讯员张旺发自西藏军区某边防团:暴风雪突袭,但西藏边防某团二连官兵与外界联系的移动基站信号一直畅通。

      “嘘!我媳妇打电话来了,大家快听听我刚出生儿子的声音!”班长杜斌把电话设为免提,和战友们一起分享幸福。该连驻地偏远,过去一直不通电话。去年6月,团协调地方移动通信公司安装了靠水力供电的移动基站,但冬季电站因河道封冻导致断电。后来,团里又采购了一组太阳能供电器。用了没多久,官兵发现遇到雨雪天气不见太阳,还是无法打电话。为此,团里一次性为连队囤够供电用油,用油机和太阳能互补发电,确保移动通信信号时时满格。

      样本二

      北疆供电·一“鞍”惠多“马”

      通讯员冯兵、高乐发自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电饭锅能用了,香喷喷的米饭出锅了!”5月3日中午,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索伦山哨所官兵告别了做饭烟熏火燎的日子,用上了清洁能源。

      今年初,该团后勤处为所有执勤点哨配发了电饭锅。但由于点哨风力发电系统电压不够,电饭锅没法用。为此,团机关分头协调驻地企业提供新型风光发电设备,协商某风电场为部队提供风机、太阳能板等设备。如今,所有点哨电力系统扩容完毕,能够满足2000瓦的大功率用电设备使用。近期,该团还为官兵配发了电冰箱、电磁炉、电热器等设备。

      样本三

      西沙制水·新“马”有新“鞍”

      特约记者邵龙飞、通讯员陈志超发自西沙永兴岛:5月3日,西沙某水警区机关为中建岛守备队送来了一批海水淡化设备配件。

      西沙淡水贵如油。去年新一代海水淡化设备尽管落户中建岛,但受高温、高湿、高盐环境影响,淡化装置过滤棒等消耗快。该水警区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随着上级机关配发或地方援建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海水淡化设备、“三防”菜地等新项目落户海岛,后续维护和保障措施都亟待配套,为此建立机关联席会议制度合力解难,经过测算为这些新项目制订后续保障措施、下拨保障指标,解除基层后顾之忧。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