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秒针滴答,实验室里仍亮着那盏人们熟悉的灯。
电脑世界如数字疆场,刘云粼与孤灯为伴,在这里已拼搏10余载。
他是新疆军区某部工程师,是该部队科研战线上的青年领军人才,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先后获得包括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6项科研奖。前不久,他又担任了一项重大科研课题攻关主力。在他取得的成绩背后,是对于军队和国防科研事业的无限痴迷与挚爱。
自从院校毕业到部队,他一直痴迷于数字王国。在常人眼里,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爱娱乐,却离不开机房,放不下数据。
去年冬季的一天,他加班到凌晨4点,从机房出来时天正下着大雪。由于思维还未从数据堆中跳出来,一不小心他一脚踩空摔下了台阶,身体受伤,钻心地疼。可谁知这么一摔,竟一下子激发出了创新灵感。他急忙爬起身,一瘸一拐地返回机房,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伤痛,一直干到大天亮。
激情总在寂寞中迸发。一次,刘云粼担负起一项重大课题科研攻关任务,由于工作难度大、要求高,他挑灯夜战,与时间赛跑,最长一次3天3夜没合眼。因体力严重透支,嘴唇肿起了水泡,嗓子变得沙哑,两腿浮肿发软。历经5个月连续苦战,他终于找准了突破口,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经过鉴定,此项新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初,一项全军重点科研课题压在了他的肩上。一个夜晚,他正忙着,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个大胆想法,他激动地连忙抓起电话向总部的一名专家求教,却忘记这时已是凌晨两点。电话铃声将睡梦中的老专家惊醒,谁知专家听了他的报告后,同样非常惊喜,认为思路正确可行,于是鼓励他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大胆试验。真没想到,这一新思路,竟然一下子打破科研僵局,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使重点研究很快驶入了快车道。此项成果,让刘云粼和他的创新团队一举摘取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清冷的灯光,映照着一个军人对军队和国防科研事业无限的爱恋。刘云粼,依然驰骋在数字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