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第二炮兵某基地一场政治干部比武活动如期举行。所属旅团级单位及基地机关直属分队共9个代表队78名选手,通过网上考、临机写、同台讲、现场辩和团队对抗等方式,围绕政治工作中3个大项9个分项展开角逐。该基地政委牛炳祥介绍说:“在政治干部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始于今年年初。通过岗位练兵和比武竞赛,一批政治工作行家里手脱颖而出。”
头脑中有“货”,工作起来才从容
记者了解到,比武准备阶段,选手们领到的理论法规题多达1800多道。面对海量的理论知识题库,个别政治干部难以理解,有人还通过政工网反映:“在政治工作不断创新的今天,死记硬背的竞赛方式早已落伍。”
对此,该基地政治部主任高海华有着不同的见解:“政治工作是一门系统科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只有打牢应知应会应做的基本功,掌握政治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求创新、谋发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武理论考核项目,采取的是电脑题库自动生成试卷,参赛选手要想拿高分,就必须熟练掌握《政治工作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等10多本政治理论、法规制度的知识要点。
考题中有“战”,才能验出真本领
“某发射营20年来首次远赴自然环境恶劣的某地执行实弹发射任务,请拟制一份实弹发射任务中政治工作指示。”公文写作题目一公布,观战者们便替参赛选手们捏了一把汗。
该基地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少,政治干部开展任务中政治工作的方法经验相对不足。没想到结果却令人欣喜,选手们拟制的公文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层次清晰,综合评定成绩均达到优秀。
该基地把比武的落脚点放在增强素质推动工作上。在设置比武项目时,调研组围绕“一名合格的政治干部要具备哪几种能力素质”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结果下发各旅团,要求全体政治干部对照标准查漏补缺、补课强能。
比武中有“促”,才能获取好效果
在授课答疑环节,17个分会场内,千余名党员干部和思想骨干通过电视网络系统,同步、全程观摩了9名参赛选手的授课答疑,实现了台上台下互动、赛场内外联动和共同学习提高。
政工网《政治干部比武》专栏里,关于比武话题的讨论同样如火如荼。网友“飞鱼”坦陈:“听了这些尖子的授课,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也找到了作为一名政治干部的努力方向。”
“政治干部比武,绝不能单纯让几个尖子相互比一比就了事。要实现一次比武多方受益,一次比武激发持久学习动力。”牛炳祥告诉记者,为了让比武比出高效益,基地对政治干部比武怎么比、比什么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最后决定机关基层各个岗位、各个业务部门全员参与,采取岗位练兵、集中培训、比武竞赛的方式进行,把培训、考核与比武紧密结合,达到以比促训的目标。
为持续催生政治干部练兵热情,该基地不仅重奖获得比武名次的干部,还把比武成绩作为晋职晋衔、立功受奖的重要参考依据,导向鲜明地激发政治干部创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