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军特级飞行员牟春江:空中砺剑留下闪光航迹
    2012-03-31 解放军报


    主人公近影。 岑卓骏摄

        牟春江,空降兵某直升机大队大队长,空军特级飞行员。27年军旅生涯中,他与直升机打交道24年,留下了一道道闪光的航迹——

        他先后执行过远海联合搜救演习、汶川抗震救灾、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被空军评为“优秀航空兵师团长标兵”,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沿着牟春江飞行的航迹,记者记下他空中砺剑的精彩人生。

        “飞行是我一生的追求,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2005年3月,军委批准空降兵部队组建直升机大队。时任驻港某航空兵团参谋长的牟春江,此刻面临选择:是转业到深圳接受地方某公司的重金聘请,还是赴内地组建空军首支直升机大队? 

        “飞行是我一生的追求,是我一辈子的事业。”牟春江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自己的飞行事业。那一年,他38岁。

        当他满怀憧憬赴鄂北报到时,眼前的一切让他始料不及:留守多年的机场上,茅草半人高,牲口四处跑;说是直升机大队,飞行员就他1个……

        “航空兵是高技术兵种,人才是关键!”没有飞行员,牟春江跑遍北京、广州等20多个城市,到其他航空兵部队“挖”来了上百名空勤人员。

        很快,首批国产某新型武装直升机列装大队。牟春江兴奋得手抚新机转了几圈,心中却打起鼓来:新机训练资料一片空白,如何尽快形成战斗力?

        白天泡在训练场,晚上蹲在办公室。不到半年,数百个电门、按钮的功能和用法被他摸得“门儿清”。

        于是,他决定主动申请编写某型直升机飞行训练考核大纲。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们很快完成训练考核大纲编写任务,使训练走上有章可循的科学发展轨道,部队战斗力节节攀升——

        2008年,某型运输直升机列装不到半年,他率队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成功完成6次山地救援任务;接着又参加奥运安保,首创夜间复杂气象编队起飞、远海飞行。

        2009年,他率队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编队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首创大型直升机建制规模的大编队飞行。

        2010年,他率队参加“空剑-2010A”实兵演习,首开两型直升机高原实弹演习先河。

        2011年,他率队参加实兵实装实弹实投演习,创造低空突击等多种战法,形成立体作战能力。

        “只有把战机飞到极限,才能练就克敌制胜的高招”

        升空就是作战。“只有把战机飞到极限,才能练就克敌制胜的高招。”为了打造一支空中铁拳,牟春江向人机极限发起挑战,一批实战化训练课目相继被突破——

        前年秋,大队参加多兵机种联合反恐演习,要飞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实弹突击。牟春江所驾战机因不属于高原型直升机,对于是否参演,各方意见不一。

        有人劝他:“平平稳稳训就行,没必要到高原冒险。”就连直升机厂家也劝牟春江“别犯傻”。

        牟春江拍案而起:“挑战面前当懦夫,不是我牟春江的性格!”

        领受任务后,牟春江把多张1∶100万的西部区域航图拼成一副西部全景图,挂在办公桌旁边,整天盯着研究。几个月下来,一张平面图在他的眼中,变成一副立体多彩沙盘,哪里有沟坎,哪里有风沙,他心知肚明……

        试航日,牟春江带领飞行员邓超,跨入机舱,一马当先。

        西北高原某机场上空,晴空万里。起飞、跃升、转弯……“增加高度,朝当金山口飞!”牟春江语气坚定。飞机开足马力,快速爬升至3900米。

        当金山口海拔近4000米,齿状山口,最窄处不足100米,人称“鬼门关”。

        飞机沿着山峰豁口,做S状前行。牟春江和机组人员稳把驾驶杆,紧盯前方,穿云破雾。窗外雪域高原的美景,他们无暇一顾。

        “大队长,发动机功率已经最大,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飞机会出问题!”副驾驶邓超发现发动机温度持续上升,临近上限。

        “时刻关注发动机仪表,尽快通过山口。”牟春江综合判明情况,果断地下达指令。15分钟后,飞机顺利飞出山口,化险为夷。

        牟春江这次成功试航,摸索出高海拔地区直升机爬升性能、耗油率、最大航程、速度范围等100多个重要参数,形成一批高海拔条件下新战法训法,部队战斗力跃上了一个新高度。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