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5月8日电 特约记者曾政雄、付文武报道:“‘敌’炸断我通信光缆,速往维修!”硝烟弥漫,面对200多个细若发丝的光缆断口,某部四级军士长陈平凭着精湛的专业技术,很快使通信恢复畅通。这是日前记者在广州军区某集团军通信演练现场看到的场景。该集团军像陈平这样的高层次专业技术骨干,已有数百名被充实到作战关键岗位,明显提升了部队战斗力。
近年来,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转型步伐加快,该集团军大批新装备操作、维修、保养等一度要到生产厂家请“高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部队战斗力生长的“瓶颈”。该集团军着眼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多措并举解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弱”问题,加固战斗力生长人才链。
科学调整选配,优先保障关键岗位。两年多来,集团军按照“优先机动作战部队、优先新装备岗位”的原则,打破建制,将数百名专业技术骨干充实到作战关键岗位。对部分紧缺专业人才,他们采取师旅“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办法,既保证“岗位有人”,又形成人才集聚优势。
军地协力培训,切实提高关键岗位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集团军先后选派580多名干部到厂家和兄弟单位进修,与5所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协作关系,培训专业骨干1500余人次。近3年列装新装备的连队干部培训率达75%。
此外,集团军就加强重点部队关键岗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对30多名成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立功、提前晋职晋衔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