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谢向东、特约记者周林报道:战士有了思想“疙瘩”不直接向连队干部骨干倾诉,却在网上写博文和求助“战友聊吧”。南京军区某摩步旅以此为例组织基层带兵人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年战士心理特点,着力提高与战士沟通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前不久,该旅某连山东籍战士小李遇上了一件闹心事儿——小李家在农村,其母亲刘某是村委会主任。一天,村民曹某和王某为宅基地争吵不休,刘某闻讯赶来调解,王某不服,并冲着刘某说,“你和某某乱拉关系,没有资格说我。”过后,村民都说刘某作风有问题,刘某于是打电话要儿子小李回家讨回公道。小李接到电话后不知所措,担心“家丑”外扬。无奈之下,他以“砺剑涛”为名在“战友聊吧”里发了封求助信。
三连指导员胡秀良在浏览“战友聊吧”时发现此信,并在全旅第一季度思想形势分析会上作了汇报。随后,旅政治部采取座谈、问卷等形式在战士中展开调查,结果有34名战士在遇到挫折、产生不良情绪时,不愿主动向连队干部骨干倾诉。究其原因,干部骨干谈心多数以说教为主,不给战士平等交流的机会;有的把战士隐私公开,让战士在连队“抬”不起头;有的怕连队把自己列为“个别人”,受到特殊“照顾”。为此,相当一部分战士在遇到烦心事时,热衷于在网上写博文、聊天进行心理宣泄。
“‘面对面’为何输给了‘键对键’?”旅政治部主任谢立军说,这一现象暴露出带兵人对战士缺少尊重和了解,做思想工作能力弱化。同时,新时期青年官兵喜欢利用网络进行感情宣泄和心理倾诉,带兵人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努力提高应用网络做战士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方法。
为此,该旅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基层连队干部骨干集中培训;邀请军地院校心理学专家作辅导报告,开展网上心理问题解答。他们还在全旅遴选出22名优秀思想工作骨干,在局域网上开设个人博客,负责全旅官兵网上思想问题“会诊”;开设“心灵驿站”专栏,及时给官兵答疑解难。
编余小议 ■凌 翔
真心实意交兵朋友
沟通对于建立和谐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十分重要。建立和谐军营、营造和谐官兵关系,同样需要以沟通为前提和手段。在网络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基层带兵人应学习和掌握利用网络与战士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与兵沟通时不能只谈工作,不谈思想,而应敞开心扉、开诚布公,交真心、谈真话,以心换心。
此外,基层带兵人还应学会观察战士言行,倾听战士心声,建立平等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了解掌握战士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增进相互感情,架起信任桥梁,赢得战士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