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卫刚、马晓炜报道:11月初,南京军区某炮兵团组织了一场炮兵营战术演习,随着3发红色信号弹腾空升起,隐蔽于山岭中的一门门火炮在某新型车辆牵引下,爬险道、穿山涧、过丛林、越激流,比规定时间提前13分钟占领阵地。
该团采取“先理论后实践、先技术后战术、先分练后合练、先战斗勤务后战斗行动、先规范程序后系统整合、先缩小场地后实效距离”的方法,逐层递进、逐级合成展开营连战术训练,先后探索总结了编组作业法、模拟推演法和综合演练法,突出抓好作业设计、编组讨论、方案归纳3个环节,使官兵明确自己在战斗队形中的角色、位置和任务。在模拟推演中,他们以战术作业为轴线,将技术协同与保障动作结合起来,利用地图、沙盘、网络和实兵现地演练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实施。在综合演练中,他们坚持多角度设险情,采取计划导调与随机导调相结合的方式,把战术演真、演实、演活。
战术演习对抗激烈,一波三折。笔者在演练场看到,官兵刚刚做好射击准备,三营阵地突遭“敌”火炮袭击,5名炮手受伤,指挥员立即命令部队进行减员操作,迅速调整火力向“敌”实施精确打击。随即,他们又遭“敌”电磁干扰,通信装备失灵。关键时刻,通信兵迅速启用紧急呼叫频率,恢复通信联络,同时对“敌”实施反干扰,很快与上级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