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理论骨干登台讲课,答疑解惑,是第二炮兵某团技术勤务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亮点。
记者旁听技术勤务营举行“科学发展观引领我成长”报告会,阵管连四级士官樊力强开宗明义,主题直指很多战士心头的疑惑:“我为什么要学科学发展观?”台上,樊力强旁征博引、现身说法;台下,战士们对樊力强频频提问。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这种场面在这个营学习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理论功底好、表达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战士理论骨干广受欢迎。无论是课上台下学习讨论,还是训余饭后闲话漫谈,这些战士眼里的“理论明星”,总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全场的主角。
对于这一结果,教导员侯建秋似乎早有预料。作为营党委书记,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之初,他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使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学习入脑入心。转运连指导员贾超的一次授课经历对他触动很大。贾超今年3月刚被任命为指导员就被外派学习,7月份归队正值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如火如荼之时。贾超仓促上阵的第一课,效果不佳。相反,相同的主题,战士李庆臣却讲得深入浅出,风生水起。
对此,警卫连指导员王伟、导弹管理连指导员郭科辉感同身受:“让干部说‘兵话’有时并不比让战士说‘官话’来得容易。”当然,原因远不止于此。团政委梁百进给记者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现在不少基层营连一级政治干部学历水平高,但基层经验少、岗位调整快,他们组织教育学习往往学术味太浓,联系实际不够,战士听不太明白。
技术勤务营在帮助干部提高组织学习教育能力的同时,让战士理论骨干登台授课,与政治干部同学共议;干部组织备课,让士官班长充当助手;理论专题授课,让技术能手开设讲坛,与普通战士形成共鸣……
与此同步,这个营自创的“训练手拉手,学习大比拼”、“军营大讲堂”、“军营对话”等活动也在热烈进行。这些特色活动,都是战士理论骨干唱主角、挑大梁。再看效果,干部讲课比以往减少1/3,战士的学习效益却节节高升。
采访中,记者心里一直有这样的问题:一个“战士教员”的作用有多大?阵管连指导员田立来的回答似乎很能说明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充分认识到‘战士教员’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记者感言 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战士教员”具有与普通士兵沟通的优势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某个方面、某些时候,比干部发挥作用更明显、更直接、更有效。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战士教员”的作用,不失为提高教育质量效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的成功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