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9月22日电 戎猛、特约记者李光辉报道:初秋,济南军区某师进行的一场山地进攻实兵演练中,师长周友亚率先提出战斗构想,经过常委们8分钟的商定,作战指令下达一线部队。师参谋长公茂栋感慨道:“作战无‘草稿’,军事主官先设计,程序上这一个小调整,战场上赢得的可是时间和胜利!”
战斗将在半小时内打响,“蓝方”突然调整部署。紧急作战会议召开,师长周友亚果断摆兵布阵:“战斗重心不变,左翼攻击群加强两个坦克营、两个防空导弹连,呼叫空中力量打击‘蓝方’电子战分队……”5名常委表态支持,两名常委提出简短补充建议。随着一份扼要的作战方案下达部队,坦克营、防空导弹连准时汇入左翼攻击群中,主攻团团长刘豫信心百倍:“兵力调整好迅速,撕开缺口没问题!”
火力强攻,重兵推进,“蓝方”丢掉前沿阵地,“红方”发起纵深攻击。这时,情报侦察部门报告:“蓝方”派出工兵分队向某中型水库机动,企图炸毁水库迟滞“红方”进攻;同时,由于雨雾增大了观察困难,炮兵群火力掩护精度下降,部队推进速度放缓……作战会上,周师长当即拿出应变方案:命令空中机降兵力与地面穿插分队合力布防水库,炮兵群靠前配置。同时,他采纳其他常委建议,再次将“蓝方”电子战分队纳入火力打击目标。
记者留心发现,此次演习每一次召开作战会,周师长都先行对作战行动提出总体设计,其他常委拾遗补缺,决策效益质量倍增。
“指挥作战,好比解一道数学难题,它有很多种解法。但时间就是胜利,最短时间内拿出答案最重要,我们只推荐一个‘尖子选手’也就是军事主官答题,至于解法是否完善可以后续补充。”师政委刘法峰告诉记者,此次演习,一线战斗单元和机关“智囊团”共为师党委提供作战信息500多条,为师团军事主官果断决策提供了坚强支撑。
战斗仍在进行。虽然“蓝方”不断设置新的难题,但“红方”决策指令总是高效快捷,部队始终掌握着战局主动权。
提高决策效益
■某高炮团团长 杨恩红
现代信息化战争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只有优化指挥决策程序,才可能把握战机。“作战部门拿预案,军事主官作修改,党委常委齐拍板”,这种指挥作战的传统决策程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效率,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战争的需要。
提高决策效益和质量势在必行。这次指挥决策创新也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信息化战争要求缩短“指挥链”,“决策链”是不是也该缩短?作战指挥结构“扁平化”,“中军帐”是不是也该“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