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南救灾官兵:为民不扰民
    新华社稿件

      新华社甘肃康县6月9日电题:陇南救灾官兵:为民不扰民

      汶川地震造成宝成铁路109隧道段嘉陵江被截断,形成一个堰塞湖。

      兰州军区某红军师300多名官兵星夜驰援。鏖战25天,嘉陵江堰塞湖被成功疏通。

      6月8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整个上午,不断有群众送来粽子、腊肉和蔬菜,还打听部队啥时候撤走。

      乡亲说,他们要准备一个盛大仪式欢送亲人解放军。

      为了不打扰群众,官兵们顾不上休息,决定悄悄撤离,转往康县灾区,帮助群众恢复重建。

      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里,救灾官兵类似这样为民不扰民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文县碧口、中庙、范坝、石鸡坝等乡镇,山高路窄,车开不进去。官兵们每天上山执行任务,都是凌晨5点出发,每人带上三个馒头、一包咸菜、一壶开水、一根黄瓜。

      走4个小时的山路,干8个小时的重活,中午吃饭休息1个小时,天擦黑就往山下赶,晚上10点多才能赶到营区。

      当地群众心疼子弟兵,纷纷拿出家里仅有的鸡蛋、土豆和黑馍馍直往战士手里塞,但每次都被退回。

      5月30日凌晨4点,从康县寺台乡转往其他灾区的兰州军区某红军团3营趁天亮前离开村子。头车刚启动,带车的副团长陈国雄就从车窗里看见一位老大爷站在村口路中央,边打着手势,边喊“停”。

      陈国雄刚一下车,三五成群的村民便从村子的不同角落里围了上来。村民们有的盆子里端着馒头和饼子,有的篮子里盛着煮熟的鸡蛋,有的食品袋里提着水果,直往驾驶室里扔,往战士们手里塞。可战士们说什么都不要。

      “我担心部队会悄悄撤离,一夜都没睡踏实,就承担了给村民报信的任务。”老大爷说,“娃娃们很辛苦,可连老乡的一口水都不喝,真不愧是老红军的后代。”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