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北川堰塞湖5月27日电 记者夏洪青报道:昨天中午至今天晚上8时,经过地方水利专家和武警水电部队750名官兵的共同努力,北川堰塞湖泄流槽工程进展顺利,由直升机吊运进来的26台推土机和反铲车,在近700米长的4个作业面上投入使用,共开挖土石方约2万立方米。
据记者了解,唐家山堰塞湖是由于地震中一座山体滑坡,2000多万方土石淤积通口河,形成一道82米至124米高的堰塞体,致使1.45亿立方米来水积蓄在这里,水头高度达80米,形成一道长25公里的“天上悬河”。
“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施工之难、施工之险,恐怕是世界水利史上少有的。”水利部总工程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副总指挥刘宁介绍:由于陆路被震断,施工机械只能空运。而米——26直升机只能起吊16吨以下的轻型机工具,22吨以上的重型机械进不来,影响了施工效率;最重要的一条是余震不断、山体滑坡不断,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昨天中午,堰塞湖泄流槽战斗打响后,军地30多名专家齐聚这里,根据挖掘的土层和石层结构,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案,重新提出了:疏通引流、顺沟开槽、深挖控高、护坡镇脚”的新施工方法。军地专家认为这套方案可行、可靠。
部队的士气和组织协调决定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参加抢险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向一块块“硬骨头”发起攻击,堰塞体下段滑坡区开槽、上段森林带砍伐除桩等“卡脖子”工程均进展顺利。据武警水电部队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吴国如介绍,他们将参加过三峡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的3支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统一指挥,组织了机械操作手、爆破工、工程技术人员、指挥人员4支突击队,实行两班倒工作制,保证歇人不歇机械,日夜抢挖,争取实现工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