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秀镇的希望
    解放军报第2版

    汶川大地震后第13天,我们从成都出发,前往震中映秀镇。

             我们来到成都军区某工兵团作业点时,刚好看到一辆处于休息状态的军用挖掘机的铲斗里,一名战士正安然酣睡,四周的灰尘、坚硬的铲斗,丝毫没有让他感到不适。该团政治处副主任陶国庆告诉我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工兵团官兵冒着生命危险从陆路和水路两路挺进,打通了水陆两条“生命走廊”。

        快到映秀镇的路边有一排白色的新房子,在灾区显得很醒目。“父老乡亲,你们很快就能住进这样漂亮的房子!”正在搭建房子的官兵兴奋地对受灾群众说,不少群众高兴地在那排白色的房子前走来走去。他们的房屋在地震中被毁,现在最急迫的愿望就是能有安身之处。据了解,这里的板房要搭建5000平方米,属于移动式板房,具有防震功能。

        我们来到设在映秀镇的成都军区某师指挥部,远远看见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上面写着“红军师”3个大字,十分醒目。该师师长王凯和政委余永洪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红军师官兵会竭尽全力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