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区认母”记
    中国军网

            在抗震救灾的行伍中,一名老兵的名字深深地刻在灾区百姓的心里,他不仅在清废墟、救伤员时留下奔波忙碌的身影,他“灾区认母”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被传为佳话。他就是探亲休假期间主动参加抗震救灾的第二炮兵某旅三期士官陈松林。

         5月24日凌晨1时许,虽然忙碌了一天,困意频频袭来,但陈松林仍坚持带领绵阳军分区涪城区人武部袁海航部长交给他的“老兵志愿队”,担负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周围的警戒巡逻任务。突然,从不远处的灾民安置点跑来一个小伙儿,一把拉着陈松林的手说:“我是大学生志愿者,从北川来的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情绪失控、又哭又闹,我没辙了,你快帮忙去看看吧。”
     
         一阵疾步快跑,陈松林和另一名队友杨建钦急忙来到一间灾区帐篷里,只见一名蓬头垢面的老大娘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嘴里叫着几个人的名字,一旁好心相劝的自愿者有的被她撕破了衣服,有的被她抓破了脸,旁观的小孩被她吓得哇哇直哭。
     
         陈松林拨开人群,走到老大娘跟前俯下身子,一边安慰她一边帮她擦拭眼角的泪水,情绪激动的老大娘早已神志不清,张开双手又抓又打,陈松林的胳膊上立即出现几道血道,但他强忍疼痛紧紧地把老大娘抱在怀里。几分钟后,老大娘情绪稍稍稳定,陈松林背起她便往不远处的临时医疗点跑。

      放下大娘,陈松林便准备去找医生,谁知大娘一把拉着他的衣服说:“儿呀,你别走,你别不管娘了。”而此时,医疗点的医生正在废墟边抢救急重病人,闻讯赶来的两名实习医生碰到这种“心病”一时也束手无策。

      别看陈松林只是一个兵,可一直是连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骨干,他初步判断老大娘是因找不到儿子,精神受到强烈刺激而造成的间歇性精神分裂。既然大娘错把自己当成儿子,陈松林就将错就错,一口一个“娘”地和她摆起“龙门阵”来。队友杨建钦则到附近的几个灾民安置点帮助老大娘寻找亲人。

      20多分钟后,老大娘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但嘴里一直念叨着“儿子没有了、房子没有了、孙子也没有了……”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陈松林强忍悲痛地安慰说:“大娘,你的儿子还在,我们一定帮你找到他们,政府还会帮咱们盖房子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要不嫌弃,我也当你的儿子吧。”

      大家从老大娘的哭诉中得知,她家在北川县任家坪,地震发生时房屋变成一片废墟,三个儿子失踪,两个媳妇和小孙子也被山上滚落的山石砸中遇难,老大娘是子弟兵从土堆里用手刨出来的,这几天一直在找儿子的下落,却始终没有音讯。

      见大娘情绪又有些激动,陈松林连忙紧紧地抱住大娘,他知道,这样会让她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是心理干预的招法之一。就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时候,杨建钦带来大娘的邻居王二柱。孙二柱告诉大家,大娘几年前就患有精神分裂症,本已好转的病情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中复发。王二柱还带来一个喜讯,让大家喜出望外:大娘的长子王大喜也被转移到绵阳,现在正在另一个安置点养伤。

      否极泰来,喜极而泣,陈松林满含热泪迅速背起大娘,跟着王二柱一路小跑终于找到王大喜。母子重逢,抱头痛哭,王大喜扑通一声跪在陈松林的面前,默默无语热泪纵横。“大哥,快起来,咱们都是一家人。”陈松林赶紧扶起王大喜,一扭头对大娘笑着说:“大娘,你刚才可答应我当您儿子哟。”

      “唉,你就是我儿子,是我最好的儿子。”大娘的眼中噙着幸福的泪花,在场的人不禁鼓起掌来。

      安顿好一切,陈松林又快步奔赴岗位。在他的身后,一双干瘪的手正在挥舞,老大娘嘴里喃喃地嘱咐着:“儿呀,还有地震,你要多加小心,有时间来看看娘……”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