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德阳的西藏军区某团转业待安置副教导员周波和妹妹周晓莉成立“兄妹救助站” 7天来,23名亲友及志愿者组成的这支队伍,共在地震灾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00多人。今天上午10点,笔者与周波进行了25分钟——
跨越雪域高原与灾区的电话连线
问:周波,你辛苦了!你现在在什么位置?
答:5分钟前我才开车从绵竹县汉旺镇清平乡接了11名老人、妇女和小孩回到德阳家中歇息,现在我母亲、二婶和舅母她们正给他们煮饭,一会儿我准备出去采购一些蔬菜和食品。
问:你们“兄妹救助站”里还有哪些人?
答:我父母、伯父母、舅父母、侄子、外甥、1名战友及10名志愿者共23人。
问:你们为啥取“兄妹救助站” 这个名字呢?
答:12号下午地震后,我们这儿有强烈的震感,通过手机短信得到确切消息后,我和妹妹商量着要为灾区做点什么。取名“兄妹救助站”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这个事儿首先是由我们兄妹发起的,家里人、亲友包括10名志愿者参与进来是后来的事;再就是我们把灾区的群众当成亲人,要让来这儿的人都有家的温暖;其三,我们还在家门口的公路上挂了条横幅:亲人,这儿就是你的家!
问:你们“兄妹救助站”都到了哪些地方展开救助?
答:12号晚上我就和西藏军区文工团转业的三级士官石勇开车到了受灾严重的绵竹县汉旺镇,到第3天就已经有10台车了。我们后面还去了什邡、平武、安县、北川等受灾较重的一线点,主要是转移伤员到最近的医院救治,接送无家可归者到德阳市中心广场安全地带,安置老年人、妇女、小孩到我们家里临时居住,路上还护送医护人员到灾区。截止14号晚上,我们已经救助300多人。
问:你们这个“兄妹救助站”当地知道的人多不多?
答:我们在每台车上都打有“兄妹救助站”这几个字和我们兄妹俩的手机救援联系电话,并在德阳电视台24小时滚动播出,我们还借助收音机发布的即时信息分头行动,哪里需要去哪里。13号那天,我和妹妹拿出5万元到广汉购买了两卡车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以及灾民避雨用的雨布运往受灾临时安置点。
问:你们“兄妹救助站”23名成员有没有分工?
答:有。我主要是跑外面,负责与灾区联络,借助各种信息统一指挥、调度车辆;我伯父是从新疆军区转业的,也亲自去了灾区;我妹妹是旌阳区孝感镇的副镇长,她白天在镇上指挥,晚上回来和母亲、二婶、舅妈及志愿者们一起负责家里50多名受困群众的饮食起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等。
问:你们在救灾行动中有没有留下印象深刻的什么事儿?
答:这几天余震不断,我们争分夺秒就是想多救些群众。要说印象深的,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14号凌晨4点多钟,我们3台车经过绵竹九龙镇时,有两名志愿者拦车求救,说路边垮塌的房子下面有动静。我们赶紧掉转车头将车灯对准瓦砾堆,由于没有工具,大家手脚并用,手指都抠出了血。半个小时过去了,发现是一条狗,但没有人停下来。大家说:废墟里活着的也毕竟是一条生命啊!这条狗现在就养在我们家里哩。
问:目前你们“兄妹救助站”有什么困难?
答:救灾已经进入第8天,现在大批的武警、解放军和各类专业人员都到达了受灾点,我们家中的受困人员已经转走了两批,现在还有30多人。目前饮用水和卫生防疫需重点关注和解决,另外,家中遇难人员的情绪不太稳定,需要一批专业的心理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心理抚慰。
问:你们的感人事迹传到西藏军区后,大家倍受鼓舞,请接受高原军人对“兄妹救助站”全体人员最崇高的敬意,也请你们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答:谢谢!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也一直牵挂着高原上的战友们,抗震救灾胜利后,欢迎你们来家中做客!
注:截止笔者发稿时,“兄妹救助站”的全体人员还在地震灾区忙碌着,不断有志愿者要求加入“兄妹救助站”。
(中国军网拉萨5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