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2006年以来,总参某工程维护总队党委结合部队实际,认真贯彻总政下发的实行考核与考试相结合选拔副团职领导干部的通知精神,使这一选拔任用干部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健全完善。“五一”前夕,记者来到该总队,目睹了他们组织的第三次“双考”活动,所见所闻令人感慨:这里的“双考”充满“硝烟”,“清”风扑面。
体能测试
领取“入场券”一票否决
4月24日下午,总队机关院内一片紧张繁忙景象。营院操场和跑道两侧,执勤哨兵坚守岗位,各种指示牌把操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记录台、计时器摆放有序,挂着胸牌的考核组成员和医护人员分别在指定区域待命;数十名参加“双考”的营职军官身着训练服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16时40分,负责体能测试的考核组组长、总队副参谋长张立立宣布:3000米测试开始。随着发令枪响,参考人员个个如离弦之箭。5分钟后,差距出来了,有的跑得轻松自如,有的则气喘吁吁,显然有些体力不支。测试结束,有1名干部未能达标,这预示着他这次失去了领取“入场券”的资格。
体能测试还有别的项目。25日上午,5×10米折返跑、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考试项目有序展开。
“体能测试是检验带兵人最起码的能力。”全程参与考试、考核的总队政委王金义说,“今年‘双考’我们新增加了体能测试,虽然不计入总分,但对体能测试成绩实行一票否决制,凡体能不过关者一律不列为选拔提升对象。”
“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体能测试一票否决措施出台后,所属部队兴起了体能训练热潮。那些以后要参考的干部,也自觉加大了体能训练力度。顺利通过体能测试的总队后勤部助理员刘成欣深有感触地说:“‘双考’实施体能测试发挥了导向作用,它督促各级带兵人时时绷紧‘爱军精武、带兵打仗’这根弦。”
能力笔试
填写“申请表”全程录像
随后,“双考”笔试按计划进行。笔试实行单人单桌,考场内不同方位有3台摄像机全程录像。小小考场如战场,空气严肃静谧,考生严阵以待。
“现在生成试卷。”随着主考官、总队纪委书记李官狮一声令下,一名随机抽点的参考干部轻敲微机键盘,瞬间,微机自动从题库生成一套试卷并打印出来,现场复印后下发每位参考人员。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随机生成的试卷涵盖了政治理论、人文社科、武器装备和现代科技等内容。试题中,按照不同的题型和分值,既有履职尽责的能力测试,又有着眼发展的思路阐述;既考应试人员对理论的理解掌握程度,又可检测其实际应用水平。考场内,考生们有的伏案疾书,有的低头深思……两个小时后,在总队纪检干部监督下,收上来的考卷按地方高考标准装订,送到另一个房间由阅卷组进行流水判卷。
“选拔任用干部实行‘双考’机制,目的是以公开求公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少技术措施,防止考核、考试中的漏洞。这样做,虽然机关的工作量加大了,但程序更加严密,过程更加透明,提高了参考人员对‘双考’工作的信任度。”总队长秦伯凯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总队对所考课目全部采取随机抽点考题、随机抽取座号、随机设置情况等方式组织实施,考核组还安排专人到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学习软件运行程序,确保随机出题准确科学。政治部主任徐忠坤感言:“作为分管干部工作的部门领导,我也不知道笔试的内容。”他同时讲道:“这张试卷实际上是一张干部个人的‘申请表’,通过考试,个人的能力素质怎么样,一目了然。”
组织考核
测评“成绩单”现场公布
会不会出现“一考定乾坤”的现象,或者出现任用“高分低能”干部的失误?目睹总队“双考”实施情况,让记者疑虑渐消——
他们实施的是“四位一体”的“双考”办法,包含4项内容:除体能测试和闭卷考试外,还有民主测评和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着重考察干部的德才表现、群众基础和个人形象;个人述职,考察干部的工作实绩、履职尽责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的分值,规定考试分占20%,包含测评和述职在内的考核共占80%,确保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客观、公正。
在民主测评现场,大家填完表格后,几名工作人员对“双考”对象的民主测评得分进行综合,当场向党委常委通报,并请两名主官签字后现场密封。这一测评办法总队今年是第一次实行,也是采纳基层干部意见推出的一个新举措。去年“双考”结束后,有的基层干部反映,民主测评和推荐情况应现场公布,总队党委认真研究后决定,自今年开始实行现场填写表格、现场统计票数、现场通报情况、现场主官签字、现场密封盖章的测评办法。同时,个人述职后也是现场打分,当场公布,从而让干部“成绩单”生成的整个过程在“阳光”下进行。
为避免干部考核测评中分数、票数的失真,在“双考”的分值和比重上,他们还重点加大绩效考察力度,将考核对象的平时工作表现、完成任务等情况按照量化标准纳入考核成绩,以避免应付考核、临时突击的现象,让“靠素质立身、凭政绩进步”成为一种用人导向。
事实最有说服力。据介绍,总队通过前两次“双考”选拔出来的数十名干部,目前在工作岗位上表现都比较出色,得到广大官兵的认同。另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事实是,加上这次刚刚结束的“双考”,总队在3次“双考”中有20名干部因综合成绩靠后未能提拔,但他们对“双考”都持肯定态度,对组织的安排心服口服。
如今,这个总队觉得“有压力但有奔头”的远不止那些“双考”对象,基层干部普遍感到:“‘双考’最有说服力,有本事没本事,拉出来比一比,既考出群众基础,又考出真才实学,更考出清风正气。”
上图为总队参加“双考”的干部进行个人述职。周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