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报记者回忆:我的那条少先队员红领巾
    武警报

      王丹誉

      记得我四五岁时,我们生活的那个县城只有一家两间房的书店——新华书店,而我们村里只有个小合作社的代销店,里面除了盐、火柴、煤油等几种基本生活物资连一本小人书都没有,大人带着我去央求了售货员好几次,想买一本关于小英雄的小人书。几个月以后,售货员才让人捎话给我们,他们给我进了一本小人书《小英雄雨来》。我一口气跑到小店里,没离柜台就看完了这本小英雄雨来的小人书。看着看着,小英雄雨来脖子上戴的那条带子就慢慢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

      到我六七岁就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生活还是很艰苦,经常吃不饱饭,那时根本没有电视、更没有互联网。看电影就成了我最大的享受了。我所在丹凤县城里只有一个电影院还是露天的,后来到市里才有一个正式的电影院。农村大半年才能看一次电影,还要走十多里路,冬天看一场电影经常冻伤脚,回家睡一晚上全身都暖不热。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从银幕和小人书里,认识了潘冬子、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草原英雄小姐妹……无论是电影还是小人书,也不管这些小英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还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他们在我脑海里都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我经常在梦中和他们玩耍……后来,我慢慢发现,不论他们是红军时代,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小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脖子上戴着一条布带子,一条红色的布带子。我和小朋友们都有特别羡慕这条鲜艳的红布带子。这条红布带一直是最吸引着我。从此,我就下决心:将来我也要带这条红布带!

      上学以后才知道,这条红布带子叫红领巾。再后来到自己入队时——大概是小学一年级的清明节,学校大队部的辅导员杨老师和班主任把我们带到了县里的烈士陵园,让我们在那里举行入队仪式。教师按名单发放了红领巾,让我们戴上。当时,我怕自己的汗手弄脏了崭新红领巾,就用指甲掐着戴,但怎么也戴不好,最后还是在杨老师的帮助下才戴好的。这时,我才从教师的讲话中得知,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星星火炬是我们少先队的旗帜,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从那天起,我终于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红领巾了。因为,当时第一批入队的人很少,好像只有五六个,而且当时很多孩子家里都很困难,就是入了队也买不起只需两毛四分钱的红领巾。有的新队员家长就在家给孩子做一条红领巾,有的家里实在做不起的就只好向别的老队员们借用一下。记得有个叫刘旺的同学,学习表现都特别优秀,也是第一批入队的。因为家庭困难,他入队时没有红领巾,他就自己找到邻居家的大哥哥借了一条旧红领巾,回家自己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又让姐姐帮他用开水杯把它熨得平展展的。入队仪式结束后,他依依不舍地摘下了那条借来的红领巾,哭着还给了人家。我就把自己的那条红领巾偷偷借给他了。别人问我的红领巾,我就说丢了。后来,他爸爸妈妈借了一尺布票给他做了一条的红领巾。从此,刘旺也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红领巾。我才找回了自己的那条红领巾。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无论是风霜雨雪,我和刘旺总是戴着自己的那条心爱的红领巾。直到洗得褪色发白,我们每天都戴着。再后来,我和他上中学入团、上大学入党,到现在我参军,他也成了一名优秀的国家干部。

      我自己入队那天一直把红领巾戴到晚上睡觉时,才把它摘下来,放到哪儿都不放心。放到书包里怕压皱了,放在桌子上怕风吹了,放在抽屉里怕老鼠咬破了……最后,挂在一条绳子上,又怕粘上绳子上的灰尘,就又在绳子上垫了一个作业本,夜里睡下后还不时开灯看了好几次。从此,我每天都戴着我的红领巾,在人前人后特别骄傲。但有一天,我那条心爱的红领巾突然不见了。我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没了踪影,最后我怀疑是还没有入队的弟弟给我藏了。为这事我还把可怜的弟弟打了一顿。他只是委屈地说,他真的没拿……这越发让我坚定了对他的怀疑。后来,在一次整理衣服,我那条鲜红久违了的红领巾,突然从自己的一件秋衣里掉了出来……

      以后,每睡觉前我总是把红领巾先放好,确保万无一失才能入睡。在三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上体育课后,又找不着我的红领巾了,我就像掉了魂似地到处找。后来在,班里的同学帮我从张宏的书包里找到,虽然红领巾都有是一模一样的。但我却认定了这是我的,最后老师按我说的在这条红领巾的边缘处找到了一个淡淡的“丹”字,确认了真是我的。经过了解,张宏同学这次也要入队了,可是家里实在给他做不起一条红领巾。他就趁着体育课,我摘掉红领巾的时候拿走了我的那条红领巾。得知这个原因,我就找来了一把剪刀,把我心爱的红领巾铰成了两半,他一半、我一半。我还说,反正都是戴在脖子上的,没人看出来咱们这条是是一半的。第二天,我到学校发现桌子上多了我给张宏的那半条红领巾,却从此永远也没有再见到我的同学张宏了。搭那以后,我就一直戴着半条红领巾,把另外那半条保存在家里。后来,我退队时就把两半红领巾缝合起来,洗干净再熨平整,送给了邻居一个没父母的少先队员了。

      再到后来,我上学、入伍、入团、入党,娶妻生子,每次到的重大关头我都会想起我的那条红领巾,我的少先队。我的那条红领巾啊,您给了我理想、信念、团结、友爱,给了许多许多……使我受益终生。

      20多年后的2000年10月,我到广西百色革命老区去采访一个和我们部队共建的希望小学。看到这里的危旧的教室、简陋的桌椅板凳,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和二十多年前我的学校很像,孩子们就是20多年前的我。特别是孩子们胸前的红领巾引起我的无限感慨。其中,有一个孩子的红领巾明显有点小,并且都洗得发白了。我就帮他整理了一下,猛地一下。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因为,这明显是用两块红布缝合起来的,简直就是我的那条——红领巾!

      多少年来,时光不断流逝,空间不停地转变,我的那条红领巾,我的小朋友们的红领巾,百色老区希望小学同学们的红领巾,都是一样地红,都是一样地可爱,而且越来越红。

      此刻,我脑海中潘冬子、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草原英雄小姐妹……胸前的红布带和我的那红领巾同样鲜红,仿佛就是一条。从他们胸前,一代一代地传给我的。今天,还是这条红领巾再由我传给我们的孩子们,将来他们再把它传给自己的孩子们,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直到全世界到处都飘起这种鲜红的红领巾、鲜红的颜色……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