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一季度)世界航天要闻之五:导弹及防御系统
    2007-04-03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一、美国 

      · 雷神公司将开发联合陆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高空网络传感器系统。1月报道,雷神公司日前完成了与美国陆军的谈判,商定了价值14亿美元的修正合同。雷神将提供长时效、大范围的巡航导弹防御能力,同时可以提供高空通信能力。JLENS还将向战场指挥官提供态势感知。 
        
      · 洛·马公司将制造THAAD武器系统。1月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美国导弹防御局授予的价值6.19亿美元的生产终端高空区域防御(THAAD)武器系统的合同。合同中首批两套THAAD火力单元包括48枚拦截器、6个发射器、2个火控和通信单元。该系统预计于2009财年部署。 
        
      · 美军方称导弹防御系统一年内实战化。1月底,美国导弹防御局副局长宣称:一年内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将能够防御敌人的进攻,但美国不会正式宣布导弹防御系统实现实战化。  
        
      ·美国在夏威夷成功进行THAAD导弹防御试验。1月26日美国终端高空区域防御(THAAD)导弹防御部分的拦截试验在夏威夷考艾岛的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拦截器成功拦截了一枚“高层大气层内”(刚刚在地球的大气层之内)的整体目标,一枚模拟“飞毛腿”弹道导弹从位于考艾岛的移动平台发射。 
        
      · 美国成功进行了一次包含弹道导弹系统参与的演习。2月7日,弹道导弹系统拦击了从范登堡军事基地发射的空军战略导弹。 
        
      · 美国驻日空军基地将部署新型弹道导弹防御信息处理系统。美国将于2007年夏天在日本北部青森辖区的Misawa空军基地,部署一套弹道导弹防御用的新型导弹信息处理系统。该移动信息处理系统被称为联合战术地面站(JTAGS),使用一个装备有信息处理器和3部卫星天线的运输装置,负责获取并分析弹道导弹发射的卫星数据。JTAGS将收集来自预警卫星上的弹道导弹发射数据,分析导弹落点,并将信息传送给美军和国防部。   
        
      · 美国继续开发优化“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Aegis BMD)系统。2月报道,洛·马公司获得价值9.79亿美元的成本加奖金的修改合同,设计、试验并交付“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Block 2006/2008(加固型)武器系统能力需求。 
        
      · 美国诺·格公司准备2008年试射动能拦截器助推器。 
        
      · 美国机载激光器完成首次激光跟踪系统飞行发射试验 。3月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最近在加州海滨完成了首次机载激光器(ABL)激光瞄准系统的飞行发射试验。在此次试验中,安装在波音747-400飞机内的跟踪照射激光器(TILL)向一幅涂绘在KC-135运输机侧面的导弹图像进行了多次照射。随后将进行的试验是波束控制系统中的信标照射激光器和跟踪照射激光器同时发射,以便验证其补偿大气湍流的能力。上述试验完成后,将在飞行平台上开始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制的高能激光器的安装工作,并计划在2009年进行飞行中拦截实际战略导弹的试验。 
        
      · 美国动能拦截器2007年计划进行四次试验。3月报道,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生产的动能拦截器(KEI)已经满足了美国导弹防御局(MDA)的加速要求,动能拦截器将在2007年进行四次试验。 
        
      ·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海基雷达完成一次试验。波音公司及其工业伙伴和美国导弹防御局于3月20日夜间完成了一次陆基中段防御(GMD)系统试验,试验中使用了一部强大的新型海基雷达。 试验中,可移动海基X波段雷达(SBX)驻留在太平洋中北部,雷达展示了其探测、跟踪和评定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目标的能力。海基X波段雷达通过卫星向位于科罗拉多州的GMD火控系统提供目标信息,GMD火控系统利用卫星信息,使用模拟陆基拦截器模拟了一次目标击落操作。 
        
      · 美国海基X波段雷达完成精密校准试验。3月报道,海基X波段雷达部分完成了精密校准试验,这是美国导弹防御局陆基中段防御(GMD)系统关键组件研发工作的重大进展。  
        
      · THAAD雷达成功进行目标跟踪试验。3月5日,美国终端高空区域防御(THAAD)导弹防御雷达成功进行了数据收集飞行试验。一枚短程靶弹于夏威夷时间约2:30(美国东部时间下午7:30 )由一架C-17A运输机从位于太平洋考艾岛导弹发射靶场发射。靶弹从运输机后端发射,随后导弹火箭发动机点火,导弹按照既定弹道在太平洋上空飞行。  
        
      · 美国太平洋地区导弹防御探测系统升级。3月报道,美国一位太平洋司令部官员表示,鉴于朝鲜在2006年进行的导弹试验,美国2007年将对太平洋地区导弹探测系统进行升级。已部署传感器联接组件,以探测朝鲜指向美国的导弹发射。 
        
      · 美国驻日空军基地部署新型弹道导弹防御信息处理系统。3月报道,美国将于2007年夏天在日本北部青森辖区的Misawa空军基地,部署一套弹道导弹防御用的新型导弹信息处理系统。该移动信息处理系统被称为联合战术地面站(JTAGS),使用一个装备有信息处理器和3部卫星天线的运输装置,负责获取并分析弹道导弹发射的卫星数据。JTAGS将收集来自预警卫星上的弹道导弹发射数据,分析导弹落点,并将信息传送给美军和国防部。  
        
      · 美国机载激光器完成首次激光跟踪系统飞行发射试验。3月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最近在加州海滨完成了首次机载激光器(ABL)激光瞄准系统的飞行发射试验。在此次试验中,安装在波音747-400飞机内的跟踪照射激光器(TILL)向一幅涂绘在KC-135运输机侧面的导弹图像进行了多次照射。机载激光器可摧毁助推段的战略导弹,其波束控制系统负责目标跟踪和测距,同时采集大气补偿所需的大气湍流和光学数据,而波束控制系统中的跟踪照射激光器是一个千瓦级的固体激光器,主要用于跟踪导弹并确认导弹的易损部位。 
        
      · 美国MDA斥资3800万美元更换导弹发射井中受损的电子设备。3月报道,位于阿拉斯加格里利堡陆基中段防御(GMD)系统的7个导弹发射井界面穹顶(SIV)受损, 美国导弹防御局(MDA)称,将斥资约3800万美元更换7个导弹发射井中被洪水损坏的电子设备。 
        
      二、俄罗斯 

      · 俄罗斯军事工业委员会评审俄第五代防空系统。2月27日,俄罗斯军事工业委员会于召开会议,讨论将成为未来空天防御部队组成部分的武器系统的研发工作。  
        
      ·俄罗斯2015年之前将更换约45%的军事装备。俄罗斯国防部长2月7日宣布,将购买50套白杨-M型洲际弹道导弹系统、50架新型轰炸机和31艘军舰,还将建立覆盖整个俄罗斯境内的反导防御系统。军队未来八年的计划开支为1890亿美元,是2001年军费开支的四倍。 
        
      · 俄研制新一代地面导弹系统,性能远超“凯旋”。3月报道,俄罗斯正在研制新一代地面导弹系统,新研制系统将兼具防空及导弹拦截功能,其性能也将远超俄第四代防空导弹系统C-400“凯旋”。 可在在400公里以内捕捉飞行目标以及干扰复杂目标(包括隐形战斗机和超高速战斗机),将首先应用于防空导弹系统“凯旋”。 
        
      三、其它国家 

      · 日本计划4年建16支导弹部队。2007年的部署计划包括:3月底在东京北方邻近的埼玉县入间基地部署第一支“爱国者-3”导弹部队,4月开始在关东地区的茨城县霞浦、千叶县习志野和神奈川县武山等三个航空自卫队基地,各部署一支“爱国者-3”导弹部队。2007年结束前,完成对首都圈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2008年,在静冈县的滨松基地部署4支部队,防卫东海地区的核工厂;2009年在中部地区的岐阜等3个基地部署4支部队,防卫名古屋和日本海一侧的核工厂;2010年在距离朝鲜最近的九州岛北部芦屋等三个基地部署4支部队,防卫各大都市。  
        
      · 日本开始在东京附近首次安装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3月30日,日本开始在东京附近首次安装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旨在努力提高自身导弹防御能力。这次的安装比原计划提前了约一年。 
        
      · 日本2007年底将进行标准-3型海基拦截导弹发射试验。3月报道,今年年底日本海上自卫队宙斯盾护卫舰将进行导弹防御系统(MD)“标准-3”型海基拦截导弹(SM3)发射试验。这在美国的同盟国中还尚属首次。  
        
      · 印度成功试射一枚超音速地对舰巡航导弹。2月4日,印度军方在印度东部的钱迪普尔成功试射了一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地对舰巡航导弹。 这枚地对舰巡航导弹是通过一个由卡车改建的移动发射架发射的。  
        
      · 印度计划6月份进行第二次反弹道导弹试验。2006年11月,一枚印度“大地”(又译“普里特维—Ⅱ”)拦截火箭在印度东部地区巴拉索尔上空50千米处击中了弹道导弹目标。印度官员称,该次试验证明了其拦截能力与以色列的“箭”-2导弹相似。2007年6月份的试验,印度将尝试模拟美国“爱国者”-3导弹系统,进行“大地”防空(Prithvi Air Defence,PAD)系统低空试验。两次试验标志着印度将向跨入拥有该类导弹防御实力的精英国家俱乐部迈进一大步。新德里打算在6月份试验之后宣布,印度反弹道导弹防御能力与美国相当。 
        
      · 印度称即将试射射程可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导弹。 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主席纳塔拉柬2月14日称,印度将很快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3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为3000千米,可以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2006年6月进行首次试射失败的原因是由于隔热罩有缺陷,这导致导弹无法承受导弹在飞行时因摩擦产生的高温。目前科学家已经对这种导弹隔热罩存在的缺陷进行了修复。 
        
      · 印度重启本土研制的超视距(BVR)导弹飞行试验。2月25日,来自印度国防部消息,在搁置了近四年之后,印度本土研发的“阿斯特拉”(Astra)超视距空对空导弹,从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斯瓦尔附近的昌迪普尔(Chandipur)综合试验靶场(ITR)第二发射台发射。  
        
      · 印度升级“布拉莫斯”巡航导弹。3月报道,印度“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巡航导弹已通过了一系列舰船及陆地移动发射飞行试验,整合了海军及陆军的使用配置结构。该系统已正式服役于海军,并在多艘军舰上部署。印度陆军已授出面对面型导弹的生产订单,首个“布拉莫斯”导弹系统将于2007年下半年投入运行。 
        
      · 巴基斯坦两次试射多枚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2月23日,巴基斯坦试射 “哈特夫-6”型(又称“沙欣-2”型)弹道导弹,导弹射程为2000千米,采用固体燃料,可携带包括核弹头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弹头。“哈特夫-6”型弹道导弹是目前巴基斯坦射程最远的导弹。两天后巴与印度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协约,以减少核武器事故的风险。3月3日,巴基斯坦于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短程弹道导弹。这是8天内试射的第二枚导弹。 面对面“阿布达力”(Abdali)导弹的射程为200千米,是巴基斯坦最早研发的导弹系统之一。此次试验旨在确认预期技术参数,并已成功获得。  
        
      · 伊朗成功发射两种国产短程导弹。1月23日,伊军在演习中成功发射了两种伊朗国产“扎尔扎尔”和“法基尔”-5型导弹。有资料显示,这两种导弹的射程分别为75千米、100~400千米。 
        
      · 伊朗再次举行导弹军事演习。2月7日,伊朗革命卫队举行海上和空中军事演习,以测试海、空军导弹战备能力。革命卫队海、空两个军种的导弹部队将在海湾和阿曼海举行为期两天的演习。海上演习代号为“惊雷”,旨在“提高海军导弹部队的防卫能力和战备水平”。空军演习代号为“霹雳”,目的是“巩固导弹部队的防卫与操作能力”。 
        
      · 以色列欲改用美国导弹系统。1月报道,由于成本过高,以色列正在考虑放弃研发新一代“箭”式防御导弹,可能改用美国导弹取而代之。目前,以色列仍在继续研发“箭”式导弹,并将进行新试验。 在2005年12月的最后一次试验中,拦截了一枚类似Shihab-3的导弹。  
        
      · 以色列多次成功试验反导系统。2007年2月11日,以色列国防部发表声明说,首次在夜间测试反导系统。以空军飞机发射了一枚目标导弹,两套“箭”式反导弹系统的雷达展开追踪,其中一枚“箭”式导弹拦截并摧毁目标导弹。3月26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宣布成功发射一枚现代化拦截导弹。该导弹是“箭”-2( Hetz)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这是这一型拦截导弹的第16次发射。 
        
      · 以色列增加拦截导弹部队应对导弹威胁。 3月报道,以色列媒体称,伊朗和叙利亚两国均拥有了能覆盖以色列全境的地对地导弹。为了应对这种威胁,以色列不惜花费重金加强自身的反导防御能力。(许红英  曲佳)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