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飞行国际》2006年12月19日报道] 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IAI,原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贝德克分部(Bedek group)已完成了一种可用于UAV(无人机)的自主式空中加油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其官员表示若有启动客户,该系统的样机可在大约18个月内完成。
IAI认为空中加油系统的市场需求将受到UAV使用日益增多的推动,UAV具有这样的能力只是时间问题。IAI的解决方案将不针对特定机型,但首要应用目标可能是新一代大型UAV。IAI在最近开始试飞其采用普·惠加拿大公司PT6涡桨发动机的“苍鹭”TP(Heron TP),其最大起飞质量达4000千克,机长13米,翼展26米,机身可搭载大型有效载荷,不进行空中加油时的续航力可望达到70小时。该机设计具有自主起降能力,将用于执行某些目前由以色列空军(IAF)有人驾驶飞机执行的远距离任务,可能会进入IAF装备序列,成为其最大的一种UAV。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和波音公司已在今年8月通过试飞,验证了可使受油机自主保持在加油机后方预定位置的技术,所采用的UAV模拟机和加油机分别是“利尔喷气”和KC-135R(详见本栏目12月4日报道:《波音成功验证无人机空中加油位置自动保持技术》);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这个月成功验证了首次“松杆”式自主空中加油,所采用UAV模拟机和加油机分别是F/A-18和改装后的波音707-300。(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