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出厂
    2006-07-23 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


      2006年7月2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召开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出厂审定会。会议同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出厂执行发射任务。
      据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将利用我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和诱变遗传技术相结合,通过发射育种专用卫星装载农作物种子,进行航天育种深入研究,结合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因素试验,全面探索航天育种技术的机理、方法和理论,培育优良物种。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热点,航天技术应用于农业与航天育种等项目受到了广泛关注。航天育种工程是以我国成熟的航天技术为基础,生产符合育种工作需要的育种专用返回式卫星一颗、运载火箭一枚,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重点,选择种子材料进行空间育种试验。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现已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其中21颗成功返回。87年以来先后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9次空间搭载试验,培育成一些高产、优质、多抗的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及新种质。

      据介绍,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将搭载9大类180组约2000余份种子材料升空。种子材料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牧草作物,以及微生物菌种和已知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材料,对农业产品进行较全面研究。
      国防科工委负责组织育种卫星工程的总体;农业部作为用户单位负责空间诱变生物遗传机理研究和种子的筛选、装载、地面育种试验等地面育种工程部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卫星、火箭的研制与生产等星箭工程部分以及空间环境机理研究。卫星预计今年9月上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火箭(CZ-2C)发射,在太空中飞行15天后返回地面。
      相信我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的成功升空,将进一步为我国农业育种提供技术手段的更新,取得一批系统、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文/张涛 摄/王晓旭)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