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正伟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

    1 系统结构 远程数据采集系统,采用GPRS无线传输方式,实现低成本的,实时在线的,全市,全国范围的流量计和温度计等数据采集终端管理和监测。能在1-2秒内监测到全地区任何地方的采集终端,并在上位机上显示报警等功能,是目前反应速递最快,成本最低的监测系统。在后期更可以增加现场远程拍照功能。 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基于GPRS网络构建,包括2个部分:中心管理计算机、数据采集终端。 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 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中心软件实现下列功能模块: 1)  采集终端管理;
    包括监控点的信息管理,如增加、编辑、删除、打印,信息导出,信息保存、查询等功能; 2)  各个监控点监控数据处理;
    包括:数据接收、报文分析、数据库保存、数据查询、数据编辑、曲线显示,数据打印,数据导出等功能; 3)  监控点实时数据显示功能;
    包括:实时观察某监控点的实时数据,并把数据绘制成实时变化的曲线,该功能直观的让管理人员看到,某监控点的数据变化范围; 4)  监控点报警通知和处理;
    包括:界面醒目提示,声音提示,报警处理框弹出,报警处理记录,报警记录打印,报警记录查询,监控点联系信息查询; 5)  报警短信通知;
    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发送到负责人手机上; 6)  无线终端设置;
    对无线终端的参数进行设置,包括:地址设置、连接方式设置等; 7)  无线网络通信模块;
    实行数据的无线传输和应答; 8)  电子地图显示;
    电子地图直观显示各个监控点的位置和其他信息,包括:地图放大缩小,地图移动,地图增加监控点,地图删除监控点,地图监控点查找等功能;GIS 9)  软件用户管理;
    包括,用户设置,密码登陆,密码更改,用户删除等; 10)              其他功能;
    界面显示,参数保存,数据库设置等辅助功能。   总共40多个软件功能模块,实现数据的采集管理,监控点的管理,报警的管理,GIS电子地图,短信通知等完整功能。 3 系统费用 监测系统的费用包括3个部分: 1)    设备及软件费用;现场采集终端及GPRS终端硬件设备费用及相关软件费用; 2)    网络费用;实现无线数据采集的相关投入; 3)    使用费用;设备使用时,传输采集数据时,产生的使用费用。       其中,网络费用是本系统实现无线采集需要的相关费用,这些费用涉及下列的一项或者几项费用: 1)    宽带上网费用;中心计算机上互联网的费用,可以向ISP申请服务,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费用约1500/月,如果公司本身具备上网条件,该费用省略; 2)    固定IP地址费用;无线通信需要远端和计算机连接,需要知道中心计算机的IP地址,最简单的、可靠的方式是中心计算机申请固定IP地址。可以向ISP申请服务,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费用约在上网费用之外增加500/月,如果公司本身具备固定IP地址,该费用省略; 3)    域名费用;如果不使用固定IP地址,中心可以采用域名解析的方式,这时需要申请一个域名,域名费用约100/年;有免费的域名可以使用; 4)    域名解析费用;如果中心使用域名解析的方式,需要申请域名解析服务,费用约100-200/年,如果有支持域名解析的路由器、ADSL等,该费用省略。有免费的域名解析可以使用; 5)    中心控制终端;如果不使用固定IP,也不使用域名解析,可以使用中心启动远端连接的方式,中心需要配置一个设备,约1000元; 在一般情况下,最简单,最方便的方式是使用中心控制终端方式,不需要申请固定IP、不需要申请域名和域名解析,简单可靠,而且可以随时控制食物台和中心连接或者断开,在食物台数量少的情况下,推荐使用该方式。   此外,系统在正常使用时,会产生数据通信费用。该费用在没有任何优惠的情况下,按照数据量计算,费用相对低廉,是普通短信费用的20-30分之一。 通信费用按照数据流量计算,由移动公司收取,类似手机收费方式。 可以申请移动公司的数据套餐业务,(申请无需任何费用,无需任何条件),在上海,移动公司8-10元的包月费用提供25M数据量。 在本系统中,每个无线监控终端,每月的通信费用就将限制在10人民币。 GPRS终端还有一个SIM卡,该卡会有一个成本费用,由移动公司收取,约10-20元,买卡时一次性收取。 如果申请数据业务,可以先使用后付费,在采集点多的情况下,可以多张SIM卡使用一个账单统一结算,方便SIM卡费用管理。 4 开发时间 完整的软件开发时间约2个月,前期基本功能版本约3周。 5 结构设计 产品外观设计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不做过多的装饰。 采用不锈钢外壳,通过金属防护的数据线进行数据连接,在结构上不做连接。 6软件设计 中心软件主要完成通信、界面操作、数据库操作等功能,采用常规设计软件VC、Delphi等语言设计,遵循通用的软件设计原则,采用类似Word菜单操作模式。 软件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软件采用Windows的事件驱动架构,标准的Windows操作界面,可以运行在所有windows版本上。 软件使用TCP/IP标准的,最流行的网络通信协议和食物台的无线终端通信,认证终端,采集数据,设置命令,控制连接等。 软件使用ACCESS数据库存储数据,数据库无需安装,无需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使用简便可靠,数据格式标准,可以方便的在Excel、WORD、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里面处理数据。 数据库操作采用SQL标准数据库查询语言,可以方便的升级到SQL SERVER中型数据库或者更大型的ORACLE数据库。 7 工作流程 整个无线监测系统将实现,简单,可靠的将分布各地的数据采集终端的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和分析。系统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所述: 现场采集温度流量等数据 通过232或485等方式送给GPRS传输终端             7.1:现场采集终端采集到当时的流量温度等数据 7.2:GPRS无线传输终端通过232/485接收到现场的检测数据 7.3:GPRS终端把数据发送到移动的GPRS网络 7.4:GPRS网络再把数据转发到因特网 7.5:中心监控计算机接收到来自因特网上的现场数据   收集到中心的数据,可以进行以下处理:         数据整理、修改,修复;          数据合并,裁剪;将多次采集的数据合并到一个测试项目;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