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价格并轨,电力企业盈利继续提升
电缆网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通过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电煤市场化改革破冰前行,煤电联动在沉寂多年后重新启动,困扰业界多年的“煤电矛盾”或将迎来新的缓解契机。
      对于意见,笔者认为,电煤市场化改革是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利于煤炭、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对于电煤价格并轨后,会对电力企业盈利产生怎样影响?要知道,电力企业去年是最赚钱的行业。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数据中,利润丰厚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2%,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以高达69.1%的增长率成为最赚钱行业。
      电煤价格并轨后,会对电力企业盈利产生怎样影响?笔者认为,电力行业体现出较好的防御性,预计2013年电力行业供需将维持宽松,电力企业盈利有望继续回升。2013年电价、煤价将总体趋稳,影响电力行业盈利持续改善的核心驱动因素将从电价、煤价转变为电量的增长和财务费用的降低,电力企业盈利的增长将更多依赖于行业本身的需求增长。相比电价、煤价,发电利用小时对火电企业影响幅度最小,因此,基于目前对煤价、电量的判断,2013年电力企业盈利回升的幅度将小于2012年。如果动力煤炭价格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电力行业盈利回升的幅度会进一步加大。
      电力企业去年的赚钱程度是极为惊人的,赚钱能力惊人到什么程度呢?预增769%!这是火电发电企业华电国际交出的2012年业绩预报。而整个电力行业也以业绩大增70%意外战胜了石化等行业成为最会赚钱的工业行业,特别是火力发电企业业绩尤为亮眼。已经低迷了4年的电力行业并没有在盈利能力上有所提高,他们是怎样实现业绩变脸的?
      电煤占电力企业营业成本高达70%。而截止2012年12月21日,5500大卡、6000大卡和5000卡动力煤平仓价格同比分别大幅下降23%%、24.3%和23.6%。
      发电行业已经经历长达4年的“苦难岁月”了。到了2011年,受到电煤价格飞速上涨影响,电力行业全行业亏损,火电企业更是重灾区,全年亏损312亿元,比2010年增亏60%。到了2012年上半年业绩仍然没有起色,当时有超过7成的企业预计亏损。苦日子何时才能熬到头?
      谁知就在2012年全国经济增长下滑、企业效益出现下降的形势下,发电行业却迎来了业绩增长的春天。
      业绩变脸:从巨亏到大赚只用了半年
      谁也没料到电力行业的苦难日子只用了半年就实现了逆转。2013年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数据,电力行业成为意外的黑马。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个行业同比下降,只有一个行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就是电力行业。就连利润丰厚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都下降了2%,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以高达70%的增长率成为最会赚钱的行业。
      这其中火电企业业绩最为红火。截至1月28日,在沪深两市的38家火电上市企业中,有13家预告了2012年业绩,除两家亏损及一家预降外,其余10家业绩均大幅提升,增速集中在2-7倍。
      其中业绩增幅最大公司为华电国际,资料显示,其全年净利润至少可实现6.95亿元,较2011年增加6.15亿元,增幅高达769%。此外,九龙电力2012年利润总额预计达53亿元,创下2002年以来最高利润,而火电业务更是经历了从亏损36亿元到盈利36亿元的华丽变脸。
      发电行业,特别是火电企业是怎样在半年的时间里一下苦尽甘来的?这不是一场卧薪尝胆的行业复兴,甚至和发电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提高没有关系,只是多亏了发改委的呵护以及赶上了煤炭价格大跌的好时令。从2011年底到2012年,电企就多次向国家发出“再涨五分钱,保障发电企业微利经营”的诉求,发改委先后三次上调了上网电价,电企盈利状况旋即改善。
      当然,仅仅是上调电价还无法解发电企业亏损的燃眉之急。电煤占电力企业营业成本高达70%,如果不是赶上煤价大幅回落这般“天上掉馅饼”,发电企业还会继续过苦日子。
      2012年全国经济增长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受到经济景气周期影响极大的煤炭行业出现大幅下滑局面。2012年5月份开始,动力煤连跌13周,价格累计下跌幅度超过20%,9月份后虽略有好转,但依然上涨乏力。截止2012年12月21日,各类动力煤平仓价格同比大幅下降23%。
      成本大幅下降,给了火电企业扭亏为盈的好机会,火电企业没有让人失望,迎来了业绩的华丽变脸。华电国际之所以能够取得业绩增幅最大的成绩,除了在第四季度出让宁发股权所获得的2.8亿元收益,还有就是因为华电只有10-20%的合同煤,是同行业中比例最低的。
电煤价格并轨破冰电力市场化改革
      早在2004年12月,发改委已经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措施,接下来的几年政府都曾表示继续推荐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但煤电联动却不了了之,电力体制改革也举步维艰。
      随着2012年年中电煤价格出现拐点,不仅为发电企业业绩变脸创造了机会,也为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电煤价格并轨以及重点合同煤的取消,被认为是近年来煤炭及电力行业最重大的市场化改革之一。
      在煤炭需求低迷的背景下,煤炭企业的议价能力有所下降,电力企业议价能力上升,打开了煤电并轨的时机窗口。2012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继发改委此前发布《关于解除发电用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后,权威部门对电煤价格干预、并轨等方面事宜最高层次的、进一步的意见。从2013年开始,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自此,电煤价格完全交给了市场。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将自主衔接签订合同,自主协商确定价格,政府价格尽量退出干预。从整体看,煤电联动是市场化选择的方向,长期看对于两者的持续发展均有利,将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