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中央军委授予“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的南京军区某旅,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推动部队建设全面发展,近年来圆满完成各项演习任务10余次,成功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和军事代表团进行军事表演近千场,出色完成抗雪救灾、森林灭火等10余项多样化军事任务,成为建设做样板、迎外当标兵的中国陆军的一个窗口。
用战斗力标准统筹各项建设
2008年底,该旅年终评比爆出冷门:一个保持荣誉多年的连队竟然落选,原因是训练中存在着偏训漏训现象。被誉为“枪王群体”的四连,一直是该旅全面建设的标杆,但因偏重迎外课目而未按新大纲全面施训,出现“一招鲜”的“瘸腿现象”。
党委议训会上,旅长金川的话引起大家反思:“荣誉连落选表面看是偏训漏训问题,根本上是党委怎样以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为牵引,协调战斗力建设与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问题。”
为避免战斗力建设出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两本账”现象,旅党委按照“相辅相成、齐抓并进、统筹协调”的思路,大胆进行迎外训练改革,按照实战和新大纲要求设置迎外演示项目,在迎外表演中加入紧急出动演练、居民地反恐、摩步营实弹战术演习等新课目,不仅使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诸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显著提升,还使迎外工作与全面建设、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协调发展。
让官兵成为科学发展的推动者
“让每名战士成为科学发展的受益者和推动者,让每名官兵成为科学发展的主体和参与者”,这是该旅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亮点。在该旅,记者欣喜地看到官兵编印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刊》、《科学发展简报》,墙上挂着学习实践岗位之星“龙虎榜”,战士人手一张学习成才小卡片……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正向每名官兵拓展。
上等兵班长朱积标是大学生,他每天写的《科学发展成长日记》上,不仅记满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还有自己每天的工作学习目标、生活训练的经验教训。创新理论使他个人和所带班双受益,去年在军区组织的授课比赛中,他夺得第二名并荣立二等功,所带新兵有5人受到表彰。
据旅政委戴学志介绍,他们通过确定理论学习日、评选理论学习之星、建立理论宣讲小组、创新理论讲坛等手段,实现理论武装工作抓规范促经常、抓拓展促消化;通过实行双向讲评、示范激励、规范考评、述学述职等制度,千方百计抓深化促运用、重实践求实效,开辟出多条官兵自觉投身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渠道。
建立健全常态化运行机制
去年初,在一次重机枪射击训练中出现的跳弹险情,折射出营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矛盾新问题。旅里及时协调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建立军营社区一体化建设机制,通过重新划定靶场范围,协同地方出资加装安全防护设施,实现军营与社区和谐发展。
“我们把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的抓手,把建立确保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作为根本性问题来抓。”采访中,戴政委感慨地说。新大纲颁布后,部队野外驻训时间变长,外训中也出现官兵出行不便、就医难、来队家属住宿难的新问题。旅里联系地方开通拥军班车、打破医疗保障关系实现就近就医、建立野外士官公寓……一系列“动中抓建”的新措施,使部队野营训练实现了“物资供应标准化、设施建设配套化、全面建设正规化”。过去,营连农副食品采购价格高,运输储存成本难缩减。该旅建立社会化保障机制后,通过实行招标采购制度,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