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济南军区某装甲团履带自行高炮方队
    2009-12-30 解放军报

        回到部队后,修理工张作平的手上,还留着12处疤痕,那是阅兵训练中被螺丝、铅封丝划开的口子。两件他阅兵期间穿过的迷彩服,上面磨得大洞套着小洞……

        在张作平眼里,这些伤疤和破洞犹如一枚枚光彩的勋章——他和济南军区某装甲团履带自行高炮方队的战友们,历经大大小小100多次考核,次次成绩名列前茅;23台受阅装备、6000多摩托小时训练,没有发生一次延误训练的故障。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驶过天安门,履带自行高炮战车误差不能超过0.15秒。第一次训练,四级士官王茂华一脚踩上油门,战车直往前蹿。为了掌握精确控制油门的感觉,王茂华数九寒天将陆战靴和袜子脱下来,赤脚与油门踏板“亲密接触”。短短一周时间,他便把发动机转速控制到了不超过标准速度50转,精度在方队首屈一指。

        “那些日子,太艰难了!”方队首车驾驶员王彦朋回忆说,训练跑道下面埋设有感应仪器,每辆战车的骑线、标齐、卡距等十几项考评数据精确到1/1000秒。

        一厘米一厘米地精确,一秒一秒地精进。按照坦克训练基地的标准,17个摩托小时的训练可以造就一个二级驾驶员,约50个小时就可以催生一个特级驾驶员,当公里表上的训练里程达到276个摩托小时,王彦朋和战友们知道:他们没有理由不创造历史!

        正式阅兵前最后一次预演,当重达40多吨的自行高炮通过计时线的一刹那,显示屏报出:排面前后误差1厘米,卡距左右偏差3厘米,均小于规定标准。这个数据更神奇:100米行驶速度误差0.04秒,比装备方队指挥部规定的标准缩短了0.11秒!

        正式阅兵那天,装备自身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数据显示:30.08米的方队车距为29.99米,浮动只在9厘米内,远远小于规定的30厘米误差标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