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军区某师长途机动“吃”出战斗力
    2009-09-24 解放军报



        演练部队在军供站配发食品。本报记者 李 靖摄

        本报讯 特约记者李华敏、张科进报道:在陌生地域、复杂“敌”情和恶劣天候考验下,广州军区某师机动演练跨越广西、湖南、湖北、河南4省区。那些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小分队,饮食保障怎么办?师后勤部长刘宝林打开一个比战斗携行具稍小的背囊介绍说,这是他们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发研制的饮食保障单元,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随时随地可为一个班的官兵提供饭菜。

        多个梯队长途机动,不见一名部队保障兵。在高速公路上,摩托化机动的官兵发现,每天都有醒目标识的地方面包车游弋其间——除野战宿营保障队、洗涤专送队外,更多的是饮食服务保障队。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2400公里的机动区域内,地方先后有46个市县级军供站行动起来,参与保障演练支前行动。

        在湖南衡阳,一位有着20年兵龄的自主择业老兵,多了一个“军供站饮食流动保障队第3组组长”的头衔。他说:“我每天与军供站保持联络,全天24小时听候指令。”自受领任务以来,这个老兵负责的小组已为4个波次的官兵提供饮食保障服务。

        关于“吃”,这个师曾创造过一个家喻户晓的掌故:解放战争中整师通过群众果园,在又渴又饿的情况下,无一人采摘一个苹果,受到毛泽东主席表扬,被传为佳话。这次跨区机动演练,上万官兵远离营区,部队所到之处都有大量新鲜果蔬供应。师长李明说,沿途各地动员支前保障体系十分完善,部队只要将保障计划及时通报,地方供应站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长途机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师参谋长田永江介绍,整个演练过程中,官兵没有一个闹肚子的,没有一例因饮食出问题而导致的非战斗性减员。官兵反映,饮食上与营区几乎没什么差别,“战斗”打响后官兵个个精神抖擞。

        据悉,7天演练期间,全师共消耗100多吨鱼肉、蔬菜和水果,至少三成以上来自地方保障。

        编余小议 ■董 强 

        “大后方”往前靠

        对我们来说,“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战地伙食早已成为历史。46个市县级军供站积极行动,只是4省区合力动员大支前的一个生动缩影。饮食社会化保障,堪称这次演练中的一个看点和亮点。

        军队是要打仗的,在保持最复杂、最困难条件下的自我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让“大后方”往前靠,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一个规律。参加这次演练的官兵,在享受优质饮食保障服务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个道理:军民融合式发展意味着,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就不再强求自己动手,这也是一种效益。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