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救援队伍,人人都是专家能手。
这支救援队伍,大都是博士、硕士。
在地震留下的中断道路、危险建筑和随处滚落的巨石面前,这支由解放军理工大学专家组成的抢险队,对水塔、烟囱等高危建筑和滑坡体实施高难度爆破50多次,成功率达到100%。
难度:让倒哪儿就倒哪儿
四川灾区人口密集,很多地震留下的高危水塔和烟囱,有的威胁居民楼,有的紧贴着加油站和高压线。
队长刘建永教授自豪地说:“想让它倒在哪儿就倒在哪儿。”
事实确实如此。在解放军理工大学承担的50多个爆破项目中,几乎全都是爆破公司认为风险大、不敢承接的任务。
在都江堰一家军工厂内,一个45米高的烟囱顶部已经耷拉了一半。专家爆破组开进厂区,才发现爆破的难度异常之大。离烟囱3米处,是一座水塔;4米处,是锅炉;10米处,全是高压线。
“除非烟囱一屁股坐下来,没有别的选择。”唐勇教授一边装填炸药一边说,“我们就是要让它一屁股坐下来。”结果,唐勇装填完炸药后,临撤退时,又用脚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说:“顶上那一大坨会落到这里来。”
当烟尘散去,烟囱顶部的大水泥套圈,果真准确地落到了唐勇用脚画的那个圈里。
惊险:两声爆响除顽石
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中,按照实施方案,对堰塞湖采用开挖导流明渠,通过水流冲击,扩大泄洪口的方法排除险情。但导流明渠开始泄洪以后,一块位于导流明渠下端的巨石,成为阻滞流量的重要障碍,水位还在上升。
经过专家组研究,决定连夜对巨石进行爆破。他们第一次先用少量炸药,对巨石底部进行爆破,使巨石松动,然后再次填药,进行了第二次爆破。
6月9日18时41分和19时56分,爆破声两次在渐深的夜色中响起。“成功了,没问题。”刘建永看着下水口腾起的硝烟说。
收获:得到20多面锦旗
除了爆破专家,解放军理工大学还带来了路桥专家、渡河专家、筑城专家和防护专家,在道路抢通、拆除危房等任务中发挥指导作用。
在距崇州市区30公里处一个叫土桥沟的地方,道路被埋,山体大面积松动滑坡。筑城专家谭跃虎教授冒着危险,踩着不断滚落的山石爬上山顶勘察现场,拿出了可行性评估报告和排险措施,排险一次成功。路桥专家庞有师、樊军等5人,在青川县全长50公里道路上分段指导部队排险,抢通了一条条生命运输线。
截至6月下旬,专家队收到20多面灾区政府和人民赠送的锦旗,还有署着无数百姓姓名的感谢信。“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队长刘建永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