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纵观今年热点,空气质量、油价物价、城镇化、收入倍增、淡化GDP增长目标、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民生等议题受到高度关注。其中,大气污染治理、城镇化、新能源三大投资主线被市场寄予厚望。
最近,持续数月的雾霾天气,让全国人民心情沉重。谁是恶劣天气的罪魁祸首?面对众多质疑,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1月31日坦承,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业内人士分析,大气污染治理势必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1月19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开始征集公众意见。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PM2.5防治要提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约束性控制。
雾霭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雾霾的罪魁祸首,其实也是中国能源的根本:煤和石油。中国的能源供应七成来自煤,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总排放量的75%、85%。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70%仍来自于煤炭,中国对于廉价能源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
然而,持续的雾霾已经发出严厉的警示。最近决策层也意识到,中国应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要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我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并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量化目标。即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左右。言及雾霭天气时,温家宝强调,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为此,还调低“十二五”期间以及将来的经济增速目标。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博弈,在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压力之下,《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已经原则获得国务院的同意,该方案有望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出台。据了解,这项方案主要由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牵头制定,并负责落实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
事实上,面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中国正在主动作出自我约束。此前设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4万亿千瓦时。中国能源研究会去年发布《2012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称,根据中美各自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一直没有超过美国,仍居第二。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为36.2亿吨标煤,是2002年以来第二个增速较低的年份。
最近级级升高的雾霭天气,
预警着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环保部近日发布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也表明,从2004年到2009年,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亿元提高到9701亿元。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
这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福音。据悉,糟糕的空气质量,一度令中国绿色能源类股票价格飞扬,更多的闲散资金纷纷投入环保行业。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长市场。好消息不止这些。低碳、高效、清洁是世界能源发展方向,也是我国能源的战略布局。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节能减排 建设低碳城市
中国近些年来能源消费的不合理有着现实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会提高整体能源消费水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大约有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相当于目前美国人口)。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大约是农村人口的3~4倍,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水泥和钢铁只能在国内生产,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为中国提供如此大规模的钢材和水泥,中国的城市化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是中国能源需求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而与发达国家城市化历程不相同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能源稀缺、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
我们当然不能放弃经济发展,不能延缓城市化进程,但是我们可以把城市化进程作为节能减排的重大机遇。今后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尽量加入低碳细节,更多考虑节能基础设施,比如专用的自行车道。需要通过重新设定一系列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明确城市低碳发展的目标和确立政府低碳管理的实施准则,来指导低碳城市的设计和建设。并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实现制度上的保障。
绿色工业的发展也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绿色工业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工业系统更加绿色,比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利用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二是推动企业行为的绿化,让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管理体系和产品等各方面都能够实现环境友好,生产更加绿色节能。与此同时,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有效推广节能低碳技术,促进城市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
低碳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方面是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用户侧小型天然气冷热电一体化,它的综合能源效率能够达到70%以上;二是分布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后者可以与节能建筑一起来做;三是利用工业余热发电等发电形式。这些分布式的能源利用可以替代或减少不可再生且污染严重的煤炭消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能源安全事关长远。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其中,《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到,要安全高效开发煤炭和常规油气资源,加强页岩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全国能源工作会已经确定,2013年我国在推进煤炭安全开采和高效利用,优化发展煤电的同时,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雾霭的出现更是将推动清洁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