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3日上午,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顺利通过联合国第二次装备核查。在交换核查意见时,全体联合国核查人员给予了高度肯定,一致认为中国维和部队准备充分、组织到位、标准很高。此次装备核查,在第一次核查的项目上增加了作战行动评估,内容更加全面,标准更加苛刻,旨在全面检验分队执行任务能力。该分队积极转变观念,明确提出不仅要顺利通过,还要把迎接检查转变成自我展示的重要平台。
近日,中国第21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接受了轮换以来首次联合国稳定特派团的装备核查。经核查,所有项目全部符合核查要求。联合国核查小组启用了“分队装备核查电子数据采录系统”,核查官利用平板电脑手持机拍照取证、扫描装备二维码,实时将有关数据图片传至联合国纽约总部。经过近一天的细致核查,包括主要装备、自我维持装备和一级医院三个大项,涉及车辆机械、扫雷器材、武器弹药、饮食设备、福利设施、战备物资、医疗设备等17类2000余件(台、套)物资器材以100%的完好率一次性通过核查。
联合国核查小组启用了“分队装备核查电子数据采录系统”,核查官利用平板电脑手持机拍照取证、扫描装备二维码,实时将有关数据图片传至联合国纽约总部。经过近一天的细致核查,包括主要装备、自我维持装备和一级医院三个大项,涉及车辆机械、扫雷器材、武器弹药、饮食设备、福利设施、战备物资、医疗设备等17类2000余件(台、套)物资器材以100%的完好率一次性通过核查。
航空装备核查是联合国对出兵国政府所提供的航空装备能否完成维和任务而进行的全面综合性评估。据了解,这次航空装备核查工作主要包括直升机性能状态是否符合任务区要求,部附件寿命及质量控制系统是否处于良好,航材、耗材、特种车辆及配件是否齐全且有充足备份等。其中,直升机所有仪电设备、使用标准等必须全部达到国际民航标准是这次核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突出难点。
当地时间10月10日,中国第21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顺利通过了联合国装备核查,这是该分队部署到任务区后,首次接受联合国装备核查。自9月中旬抵达任务区以来,在短短半个多月时间里,该批医疗分队先后执行了人道主义救援、救治巴基斯坦枪伤友军、抢救中资公司伤员等多项任务,装备车辆和医疗设备使用频率高,药品、耗材消耗量大,给核查准备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
48小时连贯实施、标准严于高于大纲、多课目动态联考……金秋的西部高原某演兵场烟尘弥漫,第77集团军多支部队刚刚经历编制体制调整,就整建制接受上级的实战化考核。国庆节期间,在外驻训的第77集团军某合成旅从严从难组织主战装备实弹射击考核训练,锤炼部队实战能力。
盛夏酷暑,渤海之滨,急促的战斗警报骤然响起,中部战区空军某地导旅官兵迅速就位。雷达飞旋、导弹起竖……这支地导部队,曾创造过辉煌战绩。新中国成立后,该旅前身部队某营临危受命,首创我国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在改革调整中,部队由原某师级单位整编为旅,同时接收了兄弟单位的作战单元。
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的前身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时期,先后历经8次重大调整,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成长壮大,先后涌现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毛杏表、一级英雄特等功臣毛张苗、“沙家浜连”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和荣誉单位,形成了“沙家浜精神”“一江山精神”,创造了显赫战绩。
日前,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超大船体分段智能化加工及焊接装备与技术研究”课题顺利通过评审专家组的验收。该成果填补了国内船舶管件“先焊后弯”自动化装备及船舶建造横焊缝机器人技术空白,使国内船舶管件实现“先焊后弯”加工成为可能,将有效提升国内船舶行业装备制造的能力与水平,为船舶产品高精度、高效建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空中战机攻势凌厉,招招致命;防空火力迅猛出击,见招拆招……9月中旬,甘肃北部大漠深处,“火力-2016·山丹”系列演习正在上演,笔者全程跟随“红军”部队,一线感受现代条件下陆空攻防的激烈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