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军区某军械器材仓库信息化建设精细科学
    2012-10-12 解放军报

        “微尘黑客”来袭

        3年前,沈阳军区某军械器材仓库自动化高架立体库房建成并投入使用。

        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中,官兵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完成过去繁杂的手续,大家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在此时发生。

        一天,保管员正在库房中聚精会神地操控自动堆垛机。突然,堆垛机出现异常,10几个铁托盘从20多米高的货架上摔落,差点砸中地面的保管员!

        险情发生后,仓库立即组织相关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前来会诊。原来,故障是由于控制自动堆垛机的光电开关进了灰尘,导致堆垛机“思维紊乱”,从而改变了运行轨迹。

        自动化库房遭遇“微尘黑客”,让信息化系统的管理问题浮出水面。仓库党委高度重视,连续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完善制订了10余套信息化系统管理的制度办法,出台了相应的奖惩机制,把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人才素质“再造”

        信息化更需精细化。

        “再先进的自动化系统,也离不开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党委“一班人”决定,将自动化维护管理人才作为重点进行培养。

        3年来,他们将一批批干部和士官送到学校、厂家和科研院所,学习物流技术、系统保养、故障维修等知识,并利用大项活动摔打他们。5名干部骨干利用学习培训的机会,合力编写出《自动化高架立体库房保管员手册》,成了自动化库房的管理指南。

        保管员是自动化设备的一线操作人员,岗位十分重要。为此,他们通过严格的考核,将一批能熟练操作信息化装备、精通计算机知识、会操作多种机械设备、能在特殊条件下识别收发器材的战士选拔到保管员岗位。

        人才素质“再造”,让自动化库房的安全管理得到了保证——

        一次,一名保管员驾驶堆垛机在15米高空拣选器材,货叉突然不听使唤,悬在高空下不来。刚从厂家学习归来的国防生干部张雷应用所学技能,迅速完成了对主机的检查和修复。

        还有一次,一段钢轨由于长时间磨损,出现不能准确自动“抓取”器材的故障。几名技术骨干仅用半天时间就排除了故障。

        据统计,该库房运行3年来,他们成功排除较大故障10余起,4名保管员先后入选军区装备人才库。

        给器材上“户口”

        厂家批量发送到仓库的器材,必须组织二次包装,才能发给其他部队。然而,由于仍然采取传统的人工包装方法,极大地制约了仓库发送效率。

        “别小看包装问题,里面学问很大,同样需要科学化、精细化。”仓库主任潘殿军介绍说,以前器材包装采用的是“五五包装法”,即每一个包装中有5件器材。然而,每次即使只使用一个小器材,也要拆封一个包装,其他4件未用的器材就会加速老化。这种器材包装法,显然不适应现代战场保障要求。

        为此,该仓库建设了一条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维修器材包装流水线。他们将1600余平方米的两栋库房连接起来,对包装工艺和流程进行技术改造:加入金属器材防锈新工艺,突出包装前的技术处理,规范作业流程,重点对环形器材、尖突器材、易损器材和不规则器材的包装工艺和方法进行规范。如今,这条包装流水线,使包装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此外,他们还针对不同器材的使用频率,采取集约化和单元化包装办法,利用二维条码技术和防磁防辐措施,为器材零件上“户口”。这项成果填补了全军空白,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3年来,该仓库圆满完成总部、军区战储器材100多个基数、500多万件器材的包装任务,10余次快速准确地保障大型演习和大项活动,为部队发放器材100多万件,实现了零差错。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