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宣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举行学习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先进事迹座谈会。军地英模代表、科技界代表和首都高校师生代表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半个世纪以来,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几代科研人员努力攻关,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综合作战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 “军事科研战线的先进群体、信息化建设的时代先锋”。其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军营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4月28日,该所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再次引起首都各界的关注。
座谈会上,“英雄试飞员”李中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骆光明,“国家新世纪巾帼发明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马秋禾,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首届全国十大发明家”、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肖龙旭,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张良欣,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董芳,“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等先后发言,高度评价了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先进事迹和时代价值。
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英雄试飞员”李中华认为,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对提升战斗力意义重大。他结合在飞行中多次遇到空中停车、意外失速螺旋等生死考验的情况谈到,如果没有信息化体系的支撑,自己未必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梅宏感到,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在军队信息化建设方面联合攻关的理念、机制和组织形式,为科研人员和单位深入推进自主创新,有效地聚集科研力量,开展协同攻关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成功道路。
张良欣教授是海军工程大学海运补给专家。他深有感触地说:“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小将担大任’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我们这个专业是海军走向大洋的新兴特色学科,需要加强对‘小将’的传帮带,培养出更多优秀军事人才。”董芳表示,作为一名即将走向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将以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科技人员为榜样,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不计个人得失投身科研,为党和国家的建设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