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装甲师对冬季训练中随意导调现象说不
    2010-01-28 解放军报

        《军媒视界》:

        训练导调中,设置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以此督促官兵时刻保持实战意识,原本无可厚非,因为积极创新并采取灵活多变的导调方法手段,对于实现活导活演和提高演练效益,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过,打破常规也应讲究章法。视情“出牌”、量情“调遣”,方能达到练兵实效。

        《前卫报》编辑部 范青军 

        寒冬腊月,寒风刺骨。这天接近中午,接连完成3个高强度训练课目的某装甲师直属营,突然接到“向常庄方向强行军”的导调通报。行军途中,气喘吁吁的官兵们被一条5米多宽的冰河拦住去路,导调文书赫然显示:没船,桥被炸毁。

        “要玩真的?!”时间紧迫,官兵们只好挽起裤腿趟水过河。没想到,官兵们还没来得及换上干衣服,导调组又传来“意外敌情”:“敌”武装直升机临空突袭。

        “敌情”就是命令。为了躲避“敌”空中打击,官兵们只得就地在河床一线疏散隐蔽。上身热汗,下身冰水,寒风一吹,冻得瑟瑟发抖。

        “简直胡闹!这种不尊重科学的训练无异于野蛮练兵!”正当导调组为打出这套“组合拳”沾沾自喜时,师参谋长杜清华及时解除“敌情”,对此提出严肃批评,并让官兵们迅速更换衣服,生火御寒。

        无独有偶。该师所属某装甲团装步营官兵也被导调组设置的诸多“意外敌情”折腾得受不了。

        “西南25公里邢店方向‘蓝军’一个连正向你方摩托化机动,请处置。”装步营官兵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准备设伏围歼。

        但仅过去10分钟时间,还没有构筑好工事的装步营官兵又接到“敌”已接近你营前沿的“敌情”通报。

        “速度怎么这么快?”惊愕之余,官兵们只得仓促应战。可就在这时,导调组再次发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敌情”通报:“‘蓝军’一个装甲排已攻破你营后方阵地,请处置。”

        全营官兵都纳闷儿了:“阵地背后是接近80度的陡壁,且有1个连居高坚守,装甲车是怎么爬上来的?”

        不熟悉战斗进程,不清楚战场环境,不了解装备性能,纯粹是瞎折腾、乱弹琴!前来检查督导演练的副师长王春杰给该团导调组当头一棒。

        谁瞎折腾就给谁亮“红牌”。该师专门通报批评了这两个瞎折腾的导调组。同时要求各单位选派有经验、懂训练、会指挥的人员组成导调组,师里派出督导组对各单位导调情况进行全程检查,较好地杜绝了导调演练“拍脑袋”、“想当然”的现象发生。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