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装甲师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实兵对抗演练
    2009-12-15 解放军报


        图:官兵们正在传阅战地快报。
        本报特约通讯员 毕华明摄

        寒冬时节,桐柏山地,硝烟弥漫,炮声隆隆。济南军区某装甲师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实兵对抗演练拉开战幕。

        战斗进入侧翼突击阶段,当正面攻击群在先遣攻击群和反装甲分队的配合下,分别从正面和两翼向某地“敌”发起攻击,逐步对“敌”形成合围态势时,5发宣传弹在“敌”上空爆炸。

        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卡片,随风飘落前沿阵地。适时出现的攻心宣传,发挥了重大作用,“敌”官兵感到大势已去,士气低落。此举赢得现场观摩的首长和专家的肯定。

        然而,在一次山地进攻战斗演练中,曾经出现过尴尬一幕:主攻分队刚刚发起进攻,心理战分队就用高音喇叭开始对“敌”喊话,因离“敌”太远,不仅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反而被“敌”发现了目标,贻误了“战机”。

        本来要等到预备队加入战斗、向纵深发起进攻时才使用的心理战分队,为何在不适当的时机出现?

        此事令师领导想到了公元前202年的那次楚汉两军交锋。楚军被汉军重重围住数日,一天夜里,四周汉军的阵地上唱响了阵阵楚地民歌,就连楚军最高统帅项羽都误认为汉军完全占领了楚地。一时间,楚军官兵为乡音所触动,思乡心切,军心涣散,最终逃的逃、降的降。强大的楚军逃到乌江边时仅剩20多名骑兵。

        这个经典心理战案例成功之处在于:“四面楚歌”唱对了时机。而该装甲师那次心理战分队过早出击,最大问题就是“唱”错了时机,没达到预期效果。

        栽个跟头捡个明白。随后,该装甲师为增强战时政治工作作战功能,建立“军政合一、指技合一”训练机制,利用新大纲新增课目训练、执行抗洪抢险任务等时机,先后总结出多种心理战战法。

        该装甲师政委王兴树告诉笔者:“为拓展战时政治工作作战功能,师里自主研制了多台‘野战宣传车’等心理战装备,可随装甲分队一同冲击,可以不间断地进行瓦解‘敌军’战斗。”

        暮色四起,铁甲轰鸣。笔者在演练现场看到,经过侧翼突击、纵深阻断等战法轮番进攻后,“敌”两个营被分割包围在一片狭小的地域内,地面和空中各攻击群队在一步步缩小包围圈的时候,心理战分队与机动保障群、卫勤分队一起快速机动到位,用地方方言对“敌”进行宣传攻击,用野战宣传车上特制高音喇叭,循环播放“敌”官兵家乡民歌,与火力打击行动密切配合,动摇“敌”作战信心,削弱“敌”战斗士气,瓦解“敌”抵抗意志,强化了打击效果。

        夜幕降临,硝烟弥漫。两颗红色信号弹在作战地域上空响起,刚刚亲历一场战斗的该装甲师王兴树政委带着成功的喜悦告诉笔者:“实兵演练中多管齐下的心理攻势,不仅是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增强战斗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装甲师,信息化 相关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