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有了这个‘红本本’,回家就业就多了一重保障。”11月16日下午,广空航空兵某师军需股士官赵磊,拿着刚到手的驾驶证高兴地说。与此同时,该师180多名即将面临退伍的老兵,都拿到了各式各类的毕业、结业证书和专业等级证书。这是该师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倾心为老兵再就业提供服务保障所取得的喜人成果。
9月初,该师组织200多名即将面临复退的老兵,进行了一次“复员——我最关心的是什么?”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63%的老兵认为自己所处的岗位与地方建设格格不入,复员后再就业难度很大。尤其是一些在航材保障、卫星监控和机务维护一线的老兵,他们现有的技术很难在地方找到相应的岗位,有的老兵甚至抱怨,以现在的状况,复员后要混口饭吃都很难。95%的老兵强烈希望能在部队学到一门实用的技术。
问题反映到该师党委手中,引起了党委一班人的高度重视。“一班人”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把战士利益摆在首位,把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出来。于是,一系列服务老兵的暖心政策相继出台。他们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结合每一名老兵的现实岗位和专业特长,以及各地区的就业形势、政策法规和热门行业,积极与驻地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沟通协调,举办了汽车驾驶、微机操作、装潢设计、烹饪等7大类23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热门行业培训班,供老兵选择,并免费进行学习培训,确保每一名面临复退的老兵都能学到一技之长。
同时,该师广泛开展“多学一门技术、多尽一点绵力、多送一份温暖”活动,充分挖掘驻地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老兵到百色现代农业技术科技园参观南方大棚、四季蜜芒和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观光展示园和实验研究中心,实地了解特种水果种植、观光生态园建设、乡村旅游经营和管理、“农家乐”餐馆建设等专业知识。邀请了一批在该师复员、在地方卓有成效的老兵回队“传经授道”,讲述再就业的成功经验,受到了老兵们的热烈欢迎。
“师党委躬身为我们谋出路,我们一定倍加珍惜在部队的有限时光,立足本职,为部队建设添砖加瓦。”四期士官王海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激动地说。该师党委倾心为老兵谋出路的暖心之举,也极大地激发了官兵的练兵热情。在该师近期组织的实弹地靶训练现场,笔者看到,所有参训官兵热情高涨、士气高昂,参训战机一次性启动成功,并取得了发发命中目标的骄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