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征宇 天宇征途上的青春足印
    2009-08-26

      人物名片:宋征宇,1970年6月出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新一代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他于1992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他被任命为长征二号F火箭副总设计师,一直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前沿课题的研究,曾先后担任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是当时型号队伍中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先后参与并完成了从“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任务的火箭系统有关研制工作,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运载火箭的设计。

      宋征宇曾先后荣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个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与航天“结缘”

      也许天生就要和航天“结缘”。在宋征宇出生那年——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征宇”二字也饱含父母对他的希望。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宋征宇凭借聪慧天资和后天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迅速成长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青年技术带头人。航天精神的影响和航天事业的机遇垂青,让宋征宇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兴衰紧紧捆在一起,把强国梦作为自己人生的梦想。身边的同学纷纷去国外、外资企业寻找梦想,他却心无旁骛,不惜放弃出国机遇和在行政岗位上发展的机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航天科研团队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14年呕心沥血,宋征宇收获了与之成正比的成绩,在征服航天领域里一个个难题的同时,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新一代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宋征宇的人生因载人航天而多彩。

        2008年9月25日,长征二号F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送入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完成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实现出舱活动。9月28日,飞船顺利返回地面。200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神箭穿空云飞扬,航天英杰谱华章。作为铺就“神舟七号”飞天路的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宋征宇用智慧和汗水见证了从“神一”到“神七”的辉煌。

      替神箭“把脉”

      在鲜花、掌声、荣誉的背后,宋征宇前进的每一步都浸透着努力的汗水,显示着为航天事业奋斗的决心。

      为了把航天员安全送上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宋征宇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铸造倚天“神箭”的艰难征程。

      对长二F火箭而言,控制系统就是神经中枢,它直接决定了火箭飞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维系着航天员的健康和生命。从1996年起,宋征宇就针对其他长征火箭发生的重大故障,着手解决惯性测量设备在系统中的可靠性应用问题,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提出了新的“全冗余” 方案。在故障模式的确定、如何检测故障、如何实现故障后的系统重组、如何针对冗余功能开展可测试性设计并实现射前检测等方面,他与工程组成员一起论证,并完成了系统设计。这个让宋征宇和同事们汗洒18个月的系统,自神舟三号飞行任务起一直应用至今,其可靠性设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4年,宋征宇担任了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更大的责任随之而来。

      作为副总设计师,他必须找到神舟五号飞行任务中火箭暴露出的伺服机构停摆问题的真正原因。“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宋征宇责无旁贷。面对成千上万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他勇于创新,突破常规,大胆提出假设,并逐一通过各种试验进行排查。针对最终的疑点,他们共设计出15项专项试验,累计试验时间达22个月,组织撰写了33份试验分析报告。在讨论中,他绝不放过任何疑问,始终用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数据来说明问题。有些故障模式难以模拟,就创造各种极限条件加以实现,最终通过与总体单位及伺服机构承研单位的反复讨论协商,确定了可能的故障模式,同时也对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及时地在“神舟六号”发射前找到产品隐患并加以改进,保证了任务顺利完成。

      每当出现问题,宋征宇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在“神舟六号”发射过程中,火箭控制系统参数发生了跳变,显示火箭受到外部异常干扰,如果故障扩散,火箭将失去控制,影响飞行。为确保神舟飞船的安全,宋征宇再一次带领团队投身到忘我的工作中。经过准确推算,他们将跳变原因最终定位为增压管路泄漏,而针对该管路系统的改进正是这一枚火箭系统的重大技术改进之一。在“神舟六号”成功飞行后,宋征宇带领团队系统梳理了历次任务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将14项技术改进措施落实到发射“神舟七号”的火箭上,给火箭成功加上层层安全保险。

      宋征宇倡导“利用技术手段降低人为因素影响”的质量控制理念。他提出了提取特征参数并利用参数之间交叉检索的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试运行,对历次测试总计上万个参数进行了自动统计分析。这样,既提高了分析的效率和客观性,也使如此大范围的数据比对真正成为可能。为了确保“神舟七号”发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宋征宇带领团队在两年内一共开展了1287次不同状态、不同模式的故障仿真试验,以考核可靠性设计的效果。

      回顾走过的艰辛,宋征宇自豪地说:“长二F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这一切完全是依靠我们自己的智慧、自主的技术实现的!”

      为事业而“狂”

      科学探索的征程上没有通衢大道,登天之路更非一帆风顺。熟悉宋征宇的人都知道,他在大部分周末时间都穿梭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工作狂”成为了他的另一个名字。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宋征宇与无数倾情事业的航天人一样,为了工作放弃了许多,将大禹的故事真实演绎。执行“神舟六号”发射任务时,产品在发射场先后发生软硬件故障和差错,宋征宇率队两次从遥远的戈壁滩返回北京,下了飞机直奔实验室和工厂,问题解决后又立即返回,顾不得踏入家门看看久未谋面的孩子。从宋征宇口中,笔者还得知这样一件事:当年女儿将要降生,但他要随“神舟一号”发射试验队提前出发,于是妻子不得不进行了剖腹产,让女儿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一次在发射场,宋征宇发现火箭起飞前的测试出现了乱码。虽然这本身并不影响飞行,但为了彻底解释这种现象,宋征宇和同事们从成千上万个由“0”和“1”组成的“数字天书”中进行逐个比对,以查找线索,这些工作完成后已是凌晨两点多。接着,他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返回北京进行其他验证。

      作为长二F火箭控制系统的“掌门人”,宋征宇曾形象地比喻,“‘神五’上天坐的是卡车,‘神六’上天坐的是吉普车,而‘神七’上天坐的是高级小轿车。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可靠、高安全、高舒适的载人火箭,我们要让‘神七’飞得更好!”

      一句“让‘神七’飞得更好”,道出了中国航天人的壮志雄心。然而,“神舟七号”的发射不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简单重复,任务将比以前更为艰巨。为此,宋征宇加严了所有产品的验收工作,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他逐一对控制系统所有设备现场验收检查项目进行审查,逐一对控制系统的594份通知单、更改单和质疑单进行核对,逐一对评审中提出的39项待办事项进行监督落实,逐一对近年来长征火箭发生的253 个质量问题进行点评,逐一对专家提出的192项建议进行重新审查。在神舟七号发射任务中,宋征宇将“确保成功”的口号落实到“测试前认真检查状态,测试中认真观察现象,测试后认真判读数据”的具体要求中,从而把好质量关,确保了长二F火箭执行神舟七号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

      宋征宇,一位作风严谨、技艺高超、风华正茂的航天奉献者,正带领越来越年轻的团队,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实践着“铸造更加卓越火箭,继续谱写神箭腾飞诗篇”的诺言。

      宋征宇,这个注定与航天结下不解之缘的名字,如同一个响亮的音符,正与无数欢快激越的青春音符一起,谱成一段段优美旋律,协奏出中国航天恢宏而精彩的乐章。(索阿娣)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