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主要组件运往国际空间站(图)
    2008-06-04

        【本站2008年5月31日报道】  日本“希望”号(Kibo)实验舱的主要组件正由NASA“发现号”航天飞机运往国际空间站,这标志着空间站研究容积得到重要扩充。

        “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了“希望”号实验舱的巨大核心单元——日本加压舱(JPM)。这个单元将成为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独立实验舱,长11.2米,而NASA的“命运”号舱段长仅为8.5米,欧空局的“哥伦比亚”舱段为6.8米。

        重14.8吨的JPM的关键内部组件(系统、实验单元的储存室或支架)在2008年3月的航天飞机任务中送抵空间站。

     “希望号”研发阶段耗时20多年,安装完成后,这个造价28亿美元的科学实验舱能容纳四名宇航员进行各种试验:在加压环境和完全暴露于太空的环境下进行太空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工艺学、材料生产以及通信实验。 日本在国际太空站的角色将更加突出,为日后登陆月球等太空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号”实验舱有五个关键组成部分:

        JPM是进行重要研究和控制整个单元的地方;

        后勤舱段携带JPM的内部设备进入太空,并可作为储存设施使用;

        遥控系统是一个10米长的机械臂,可伸展2.2米,用于移动“希望号”舱段周围的设备和材料;

        暴露设施(EF)是一个架子形状的部分,可以进行完全地暴露于太空环境的实验;

        实验后勤舱段暴露部分(ELM-ES),为暴露设施支撑试验用有效载荷。

        国际空间站的日本段设备将分三次航天飞机任务完成。2008年3月的航天飞机任务携带了后勤舱和JPM的内部支架,此次任务携带了JPM和机械臂。2009年的飞行任务将运送暴露设施和ELM-ES。(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陈菲 许红英)




     
    “希望号” 相关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