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06年研发投入25亿 消化1500项IBM专利
    2006-01-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侯继勇
    北京报道
         “你看,键盘、键盘中的红点、圆柱形电池,这些都是IBM独家拥有的专利。”12月21日,联想集团CTO、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拿着一台Think笔记本向记者展示。
    对于联想去年12月并购IBM PC,最让贺志强津津乐道的就是收购完成后,原IBM的1500余项专利皆归联想所有。
          贺介绍,上述专利中,有些为IBM独家使用,有些则是与其他厂商共同使用,其他厂商以前使用这些专利需要获取IBM授权,现在则需要获取新联想的授权,并向新联想支付专利使用费。
    这样,加上此前自主拥有的1000余项专利,联想现在已合计拥有2500余项专利。
          据贺志强介绍,许多专利都隐藏在细节中:以键盘为例,IBM花了比其它PC厂商更多的心思,其中甚至包括敲打每个键位时,键向下凹入的深度,“要不,你敲打键盘时,为何觉得Think笔记本比别的笔记本舒适?”
    消化IBM专利
          收购IBM PC部门之前联想的研发中心仅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其中,北京研究院专注台式PC、服务器的研发;上海分院专注于手机、笔记本研发;成都分院专注“高可靠数字设备”项目研发。
          “收购完IBM PC之后,原IBM位于美国罗利、日本大和的研发中心并入新联想集团。整合之后,联想分别设立了北京研发中心、大和研发中心、罗利研发中心,三地研发中心的管理团队基本没有变化,团队负责人则直接向我汇报。”贺志强表示,新联想已经形成了遍布全球的研发布局。
          贺介绍,大和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笔记本的研发(原Think笔记本研发团队),罗利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台式机研发、软件开发、产品定义以及质量控制,中国三地研发中心主要是台式机、手机、服务器研发,同时也有部分笔记本研发团队(原联想笔记本研发团队),整合后,大和研发中心与罗利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均超过300人;加上并购IBM PC前,联想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拥有的1100名研发人员,联想已拥有近1800人的研发团队。
          不过,消化IBM专利远远不只是整合研发部门,坐下来收取专利费那么简单。
          联想此前的Think X41、Think Center电脑还只是原IBM研发团队与新联想管理团队、市场营销团队的合作,还不是原联想和IBM研发团队的合作,要真正证明联想研发部门整合的成功,还需要推出一款真正的创新型产品,在没有被市场证明之前,联想研发将如何进一步消化IBM PC?
    贺志强坦承,拥有这1500余项专利后,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创新,如果失去了持续创新的能力,这些专利也会在某天成为过时的专利。他认为,保持住了同样的团队、同样的研发流程、同样的管理体系,新联想就能保持原IBM那种持续创新的能力。
          贺介绍,所谓“同样的流程、同样的管理体系”指的是一整套从发掘用户需求、市场调研,到研发和产品的创新,包括研发战略决策在内的流程,并购IBM PC后,联想笔记本、商用台式机在研发流程、研发管理方面已经吸收了原IBM的思想。
          另外,收购完成之后,联想员工合计约19000人,研发人员的比例约为10%,这样低比例的研发人员会不会影响联想专利研发,持续创新的能力?
          贺志强解释,“新联想约1万人是生产线上的工人,除去工人之外,联想研发人员比例超过20%,这与全球任何一个PC厂商相比,都是一个不低的比例。”
    继承二级研发体系
    为了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联想还寄希望于研发的高投入。
          联想提供的数字显示,联想今后每年将把营收的2%投入到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消息人士透露,联想2006年的研发投入约为25亿元,与全球其它PC厂商相比,这都是一笔不低的投入。
          联想2005年第二财季报告(7月1日至9月30日)显示,联想该财季营收为285亿港元,净利润3.74亿港元,净利率不到2%,而在这样的利润率下,联想如何持续进行如此高的投入?此外,任何研发投入总是带有风险,联想又将如何控制这种风险?
          在贺志强看来,正因为此,仅仅发挥原来IBM的优势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联想研发原有的优势,该优势便是贺所谓的二级研发体系——联想中央研究院与事业部研发协同作战,短期战略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其中,短期的研发可以及时向市场推出产品,产生利润,“此外,二级研发体系解决了研发投入风险大太的问题,当然也对整个公司提高利润率有帮助。”
          贺志强介绍,联想北京研发中心、日本大和研发中心、美国罗利研发中心均为中央研究院,而事业部研发则包括笔记本、台式机、手机、服务器、非PC研发部门,中央研究院直接向他汇报,事业部研发部门同时向事业部总经理和他汇报。
          中央研发中心关注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关注长期研发战略,为各个产品线提供平台级的技术;事业部关注短期研发,各事业部研发在发现新的市场需求时,再与当前技术创新结合,进行产品研发,并最终形成产品推向消费者。
          为了促进中央研究院与事业部研究院良性互动,联想制定了一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如果事业部特别看好某个市场需求,需要中央级研究院的支持,那么研发经费就按二八或者四六分成,即中央研究院出一部分研发经费,事业部出一部分研发经费。当然,所有的研发经费来自于联想年度研发预算,预算的研发费用每年都分到各中央级研究院与事业部研究院。
          但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还不足以降低风险,为与市场前端紧密结合,联想还制定了专门的流程,在这个流程里,事业部发现需求,市场部咨询调研,再反馈到事业部研发机构,汇总到中央研究院,最后汇总到贺志强处,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由贺志强来做,贺会带领专门的团队作出一份名为“Technology Outlook(科技展望)”的报告。在这个报告里,不仅综合了各事业部汇总的市场反馈,还包括服务部门的反馈、竞争对手的动向,以及英特尔、微软等巨头最新的技术动向。
         “今年的Technology Outlook共计耗时9个月,核心成员120名,其余研发人员在此过程中要随时听调,全力配合。最后制定出的报告超过150页。”贺志强介绍,这份报告最后将提交董事长杨元庆及全球CEO,然后由他向高管们讲解,把问题提出来讨论。
    Technology Outlook获得最终认可,才能制定各个研究院、各个事业部的研发预算。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