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呼叫……”中国籍客轮“Magic”轮与柬埔寨籍散货“Jupiter”轮碰撞,发出求救信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核实遇险报警后,启动应急预案,通报东盟国家海上搜救机构,一场“生死救援”在南海展开。这是31日在广东湛江海域举行的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的一幕。该演练是目前为止我国与东盟国家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也是各方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次海上务实合作项目。
蓝方渗透布雷神出鬼没,红方破除雷障步步惊心……日前,东海舰队组织潜艇、护卫舰、扫雷舰等多型数艘舰艇奔赴东海某海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开展了一场近似实战条件下的“背靠背”实兵对抗演练,成功实布实扫4枚新型水雷,检验了辖区防御作战条件下的多种战法。海上作战中,水雷得到广泛应用,反水雷作战更是世界海军一大作战难题。此次演练,东海舰队在某基地设立导演部,分别开设红蓝指挥所,双方围绕布雷与反水雷两大课题,开展了渗透与反渗透、侦察与反侦察、综合攻防等10多个课题的实兵演练。
10月23日下午,燕山脚下,刺耳警报划破长空,一场防空战备演练在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打响。演练结束,一场十九大精神学习讨论在导弹发射架下就地展开。连日来,该旅党委结合首都防空任务实际,引导官兵立足岗位争做践行十九大精神排头兵,将学习十九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报告鼓人心,实战磨利剑。10月21日,某高原演兵场雪裹冰封,第77集团军某旅一场实战化条件下的合成营进攻战斗演练在这里打响。“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旅领导介绍,他们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积极适应新体制要求,探索合成营训练方法路子。这次演练中,他们将火力打击队进行模块化编组,出动的火炮数量虽仅为以往的三分之二,作战效能却成倍提升。
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于当地时间7日结束对泰国的友好访问,开始踏上回国的航程。至此,编队圆满完成对亚非欧三大洲20个国家的远航访问任务。
2017年度全国公路交通军地联合应急演练9月30日上午在福州成功举行。一大批在近年救援实战中检验完善的战法技法和首次列装的高技术救援装备投入联演。
9月底,云南某预备役师结合当地降雨频发实际,在演练场上设置“灾情”,模拟逼真的救援环境,开展针对性演练。现场指挥的该师师长余阳告诉笔者,他们力求营造逼真环境,有意识加强演练难度、险度,把困难情况想足设够,不断提高官兵应对复杂条件下参与救援的能力。
24日清晨,中俄双方参演的6艘水面舰艇向预定海域航渡。14时许,双方参演舰艇在日本海北部海域以俄“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为基准舰,组成单纵队航行。随后,编队又组成方位队、单纵队等队形航行。其间,双方组织了直升机演练,大庆舰和“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搭载的直升机起飞,航拍演习编队并进行互降训练。
先按回合完成分解步骤,每个回合结束跟进复盘检讨,及时修正演练中出现的短板,再连贯实施实兵对抗演练。连日来,“火力-2017·青铜峡”按照先分解、再连贯的步骤实施,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打两遍,积极探索研究陆军炮兵部队基地化训练方法路子。
8月下旬,南海某海域,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水下却早已“杀机”四伏: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多艘潜艇在深海悄然潜航,对目标发起搜索……一场潜舰、潜潜对抗条件下的实射战雷演练就此拉开战幕。